资源网

家乡的味道作文4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116

一碗热干面,热得热气腾腾,干得滴水不入。这就是我母亲的家乡——湖北一带十分有名的特产。

我的姥姥居住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小乡村里。那里的人们不论贫富,都有一个自家的小院。种上菠菜、小豆芽儿、黄瓜,或者养上小鸡、小鸭。你家缺什么上我家拿点儿,我家要什么上你家看看。

因为都是自家种的,所以都特别新鲜、滴着露珠的黄瓜,切成丝儿,带着土的豆芽儿,要洗净,拌上酱和弹性极佳的面条儿——往往美食对食材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当那样一碗热干面端到你面前时,你是一定要流口水的——面条儿被均匀的染成褐色,那褐色的酱味道很独特,即使不放一星一点的辣椒口里也会平白生出一丝辣味;而这时又是那清凉爽口的黄瓜丝儿救了你;两种味道在口中会打架吧,香脆的豆芽儿、花生,略带嚼劲的胡萝卜块块儿又来帮忙。味道不会过激,也不会过淡。让人闻了还想再闻,尝了还想再尝。

母亲也是很爱吃热干面的。我们常去超市买,但她总说这里的面不正宗。她只喜欢吃家乡人做的热干面。

我深爱着姥姥的热干面,想念着家乡的味道。

今天,我早早起床与爸爸一起去大禹陵游玩。大禹陵相传是夏禹的陵墓。夏禹是上古时代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

一进景区大门便看到九龙潭,潭水腾起朵朵雪白的水花翻涌而出,“哗哗哗”的流水像宽大无比的瀑布一样,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

经过九龙潭,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石牌坊,“大禹陵”三个大字鲜红夺目。我和爸爸绕过“龙杠”,穿过牌坊,进入一条用古石板铺成的通道——神道。神道沿着山势逐级升高,两旁安放着由整块石头雕塑的动物,上面写着这些动物的名字:熊、野猪、三足鳖、九尾狐、应龙。相传这些神奇的动物都是帮助过大禹治水的神兽,也有的是大禹自己所变。好神奇啊!通道尽头就是大禹陵碑亭,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亭里矗立着一块巨碑,“大禹陵”三个朱红大字耀眼夺目,顶天立地。碑后是禹王山,相传大禹就葬在那里。

我和爸爸开始爬大禹陵的九百五十七个石级。石阶两旁的松树十分茂密,就像一把把大绿伞,丝丝缕缕的阳光从缝隙中透射出来,洒在身上、石阶上,花草树木的清香融在柔柔的太阳光里,就像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爸爸边爬边告诉我,据说大禹治水十分辛苦,奔波途中掉了一只草鞋,他无暇寻找匆匆离去,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丢鞋的地方造了一座桥,取名夏履桥,后来这个地方建村就叫夏履桥村,就在我们钱清镇附近。我也想起来了,我们班就有一个小朋友是夏履桥村的。爸爸还说,大禹曾在绍兴娶涂山氏为妻,新婚第四天,便离家治水去了。他婚后离家十三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在绍兴老百姓身上代代相传,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爬上山顶我已经气喘吁吁了,但依旧兴致勃勃。山顶有大禹的雕像,巨大无比,他身上的衣服被风高高吹起,可他那魁梧的身体纹丝不动。只见他屹立山顶,一手执治理洪水的工具,一手掌心向下指向远方,似乎在告诫人们警惕洪灾又好像在率领百姓抵挡洪水。

当我和爸爸漫步下山时,我们还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说他就是山脚下的禹陵村人,禹陵村这一支是当年奉命为禹守陵的。村民都姓姒。因为绍兴人民敬仰禹的治水功绩,对姒氏从未实行歧视,所以能够繁衍至今。

这次大禹陵游玩真使我大开眼界啊!我为我是绍兴人而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