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以后,家所在的地方发生了许多变化。
我回到家里,发现爸妈都端坐在沙发前看电视,厨房有一个机器人正在做着香喷喷的米饭。它见我一来,向我打了个招呼,我问它正在做什么菜,它说:“我在做你爸爸妈妈最爱吃的菜肴。”我伸过头去闻了闻,比饭店做得还香。而另一个机器人正在晒着被子,晒好后又去拖地。这两个机器人,爸爸妈妈都说对它们的服务很满意,还说它们吃苦耐劳,功能齐全,是家中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我走出房门,与微风撞了一个满怀,发现天空比以前更湛蓝了,汽车都在天上飞驰而过,不仅没有一点噪音,而且能够各行其道、井然有序。许多小鸟在向你叽叽喳喳地叫唤着,寻着小鸟指引的方向,我搭乘了一辆智能出租车,它是无人驾驶汽车,车内的座位是感应的,只有人靠近才会升起,座位坐上去很舒服,车内温度随季节而变化。只要带上心灵感应耳机,一传导,就可以到达指定的目的地,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呀!
一路上,我都没看见救援车和救援站。原来,现在车子都有防碰撞系统,社会全面步入小康生活,没有人干小偷小摸的事,火灾也太不可能发生。因为,只要有着火的迹象,家庭中的机器人就会释放一种灭火原子,让火无法生成。当然,燃气灶被取代成了太阳能灶,既环保又安全,两全其美。
我到了目的地——能源转化站。这里有全世界仅有的69座转化器,而转化的物品是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与其它垃圾要放入特殊的容器内进行处理,才可以转化成能量,旁边还有雷电接收站。打雷天,引雷器会把放射到引雷器上的电转化成电能。两种能源站效率都很高,两天可以生产出一个月的能源呢。
“嘀嘀,嘀嘀”一阵警报声响起,我忘了,我是传送过来的,传送时间只有三小时,时间快到了,不能你们聊了!我拿出折叠式传送站,立刻回到了我原来的传送点。
20年后家里的生活变化真大呀!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年味儿。在我心中,年味——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团圆饭一边看春晚,其乐融融的味道;年味就是拿长辈的红包,感受亲情的味道。今年新年妈妈带我到老家去过年,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年味。
来到老家,整个小区都变了样,小区门口高高挂起了大红灯笼;家家户户在门前贴春联,挂“福”字,到处一片喜庆祥和。最喜庆热闹就要数我们村的春节民俗文化大巡游了。
什么是民俗文化大巡游呢?就是许多穿着传统服饰的表演者组成一支长长的队伍,一边沿着街道缓缓前进,一边表演舞龙、秧歌、挑花担等各种民俗文化的活动。
瞧!表演队伍早已准备就绪,他们都穿着中式服装,有的扎着红腰带,有的包着红头巾,显得喜气洋洋。马路边挤满了围观的男女老少,大家谈笑风生,场面非常热闹。
“咚咚锵!咚咚锵!”,喧闹的鼓点响起来了,巡游大军整队出发!排头的队伍是舞龙队,五彩缤纷的长龙在队员们奋力挥舞下,一会儿冲天而上,一会儿翻转而下,时而滚动成波浪形,时而转成螺旋形。看着自在飞舞、栩栩如生的巨龙,周围的群众无不啧啧赞叹。紧接的是秧歌队,她们随着音乐轻快地扭着,每个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手上的红丝带随风飘舞,令人看了心旷神怡。鼓点的来源正是随后的乐器队,领头的队员双手各持一个大铜钹,碰击发出清脆的“锵锵”声,其他队员用力敲击着腰鼓和大鼓,打出了震撼人心的鼓点。挑花担队紧随其后,她们身着大红衣服,肩头挑着一副担子,担子里装满了五彩斑斓的鲜花,也装着满满的喜气。后面还有第五支、第六支表演队……群众们看的眼花缭乱,情不自禁鼓掌喝彩。
队伍走到了一片广场终于停了下来,队员们开始做最后的表演。瞧!那条长龙飞得更欢了,它追着一颗火红的龙珠不放,一会扑咬一会盘绕,仿佛一片流动的彩云。秧歌队更起劲了,就像一只只花蝴蝶翩翩起舞。挑花担队停下脚步,唱起了悠扬的山歌。整场巡游活动就在歌声和鼓声中圆满结束了。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辛苦训练才能奉献出这么精彩的演出,又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感受到了浓浓的年的味道。我要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