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读过一篇文章,就是《凡卡》。当然,我也读过,可是,我们语文书上的那篇文章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却是省略号!那天,老师留了一个作业,是《凡卡》续写,别人都想到的是凡卡最后死了,而我却不同,于是我就展开了想象……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了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念着他的信……,泥鳅在炕上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这时,邮差邮到了他的信,发现这封信没有详细的地址和邮票,他生气极了!但是,出于好奇心,他壮起胆子来把信封打开,心想:反正也没人知道……
他看完这封信之后,觉得凡卡很可怜,于是,他去乡下大厅他爷爷的下落。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饭卡的爷爷,把信交给了他,爷爷看了这封信之后,立刻就去向老爷请假,老爷看他十分焦急,就问:“问什么要请假?”爷爷把信交给老爷,老爷看了一眼,说:“这可怜的孩子,我也想救他,但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他要给我干活。”“好,好,我答应,快救救那可怜的孩子吧!”于是,老爷给了他足够的车费和足够的食物,他急忙去城里接凡卡。
回来之后老爷给凡卡吃了点东西,说:“凡卡,我在让你爷爷去接你的时候,我说让你帮我干活,你愿意吗?”“我愿意,我愿意!”凡卡说。
在这之后,凡卡再也不被欺负、捉弄,白天能吃饱,晚上能睡好,这不就是凡卡所说的“幸福”生活吗?
在一路狂奔的中国,从问身边的人,你吃了吗?“到”不在哪儿发财“再到”你幸福吗?“这是中国的发展。可是,何为幸福?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他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他宁静少言,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是,事与愿违,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陶渊明不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与抱负,他的淡泊名利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是不被认同的,所以他选择旧隐山林,得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陶渊明是幸福的,他得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如果他不幸福,怎么会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幸福就是得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毛泽东引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建立新的政权。改变了中国的局面让中国从任人宰割,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中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富强。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美好的生活。即使他在那个时代,战争频繁,饮食,居住条件那么恶劣可是谁能说毛泽东不幸福。
毛泽东是幸福的,因为他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幸福就是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出自己力量的人。
像毛泽东这样的人很多,为什么中国每年都评选一批“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就是想让中国人民提高过幸福含义的理解。可是生活中也不缺乏这样的人,他们不仅部位社会与发展做贡献,他们还干损害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事。
“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地沟油”事件的出现,“瘦肉精”事件的出现…。等等。这些幕后操纵的人他们会幸福吗?他们不会,因为幸福不与经济利益相关,因为他们面对那些受到伤害的人感到愧疚!他们也很后悔做那些伤害别人的事。
幸福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虽然现在不能为社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但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以后走进社会再为社会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现在,对于我们而言,幸福就是好好学习,尊敬父母,尊敬老师,乐于助人……
何为幸福?幸福就是得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幸福就是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幸福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