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看见一个人在玩滑板,只见他一只脚站在滑板上,另一只脚在地面上踏了两下,他脚下的那个滑板就轻轻的向前方行驶一段路,等滑板的速度变慢了,就伸出一脚蹬,滑板就又行驶了。
我看着,看着,就非常羡慕他,也非常想学,可是我没有滑板,只好垂头丧气的回家了,在这时,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我的一个朋友不是有滑板吗?我立刻高兴的不知怎么形容,于是,我就蹦蹦跳跳的去向他借滑板,并找了一个宽敞的地方来练习,我回想着那个人的动作,我模仿着他的动作,第一次,我小心翼翼的站在滑板上,一只脚在地上一蹬,滑板就缓慢的往前行驶了一下,我得意洋洋,于是就加快了脚步,可是,我一不小心失去了平衡,就摔下了滑板。摔了个四脚朝天,经过几次练习依然没有成功,我有点生气,不经撅起了嘴,可是不学又怎么会呢?于是告诉自己不能太心急,要先扶着墙或者由找大人扶着,找找平衡……刚开始我双手紧紧地拽着妈妈,身子向前倾,生怕再摔一次,可是滑板就像故意跟我作对,向我身后溜去。这样反反复复好多次我又不得不耐着性子去学。我练习了一会,终于会滑了。
从这次练习中,我体会倒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
龙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而我也喜欢“龙”,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魂魄。
龙是人们臆想中的动物。远古时期,龙只是人们崇拜的一种图腾。龙的样子也是集九种动物的形象与一身:脚似鹿,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耳似象,须似人,鳞似鱼,腹似蛇,足似凤,可以说它的形象是一种“九不像”的形象。当然,这种形象是远古人类对自然力、神力的崇拜,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祈求平安。
龙的传说故事也很多。自古以来,大家所知道的有“龙生九子”、“八仙斗花龙”、“龙女拜观音”、“鲧化黄龙”……其中,让我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鲧化黄龙”。传说,很久以前,天帝派鲧下凡去治水,鲧采取堵塞的方法,治了八年的水,水患也没有平息。鲧焦急万分,后来,他知道天庭有个宝物叫做“息壤”,可以让土壤不停地生长。于是,他偷“息壤”治水,水患平息了。但天帝知道后,十分生气,先是收回宝物,而后派天兵天将用雷电斩杀鲧。鲧死后,尸身三年不腐烂,天帝怕生出事端,就派天兵天将下凡去剖开他的肚子,结果,一条黄龙横空出世,据说这条黄龙就是鲧的儿子大禹。
龙的成语也层出不穷。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有龙腾虎跃、龙马精神、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生龙活虎,还有一些关于龙的成语故事,如画龙点睛、叶公好龙等等,它们中有的是对龙的崇拜,有的则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一种表达……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对龙文化的一种传播。
除此之外,龙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衣服有龙袍,食物有龙须面、龙眼,家具有龙椅,节日元旦的舞龙会、端午的赛龙舟,地名有黑龙江、上海的龙华镇……
我喜欢“龙”,也喜欢“龙”文化!其实,“龙”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才成就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深蒂固。我自豪,我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