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的文具盒里圆珠笔和铅笔正在争吵呢!
圆珠笔傲慢地说:“铅笔,你还是给我滚出这个文具盒吧!”铅笔奇怪地问:“为什么?这个文具盒是主人让我们共同穿起来的,是主人告诉你让我滚吗?”圆珠笔生气地说:“你敢和我相提并论吗?不用主人的话,我的话就是主人的话,再说你看看你那老土又难看的样子,再看看我的美丽而聪明,就算一万个你也比不上我。如果我是主人的话,你早就被丢进垃圾桶了,简直是丢主人的脸。”
铅笔谦虚地说:“我承认我确实比不上你,但我也有我的用处。而且,主人买我们是觉得我们可以帮他学习,而不是看谁漂亮,何必这样呢?”
圆珠笔更加恼怒了:“闭嘴,你以为你是谁呀!总有一天主人会把你丢掉,我却一直为主人学习。”铅笔说:“我们要团结、和睦相处,这一直吵下去又有何用呢?”“我现在要去帮主人学习了,下次再找你算账!”
不知过了多久,圆珠笔不小心掉到了地上,被一位学生踩碎了。这时的圆珠笔被主人丢进垃圾桶,被回收垃圾的人回收加工,圆珠笔又变成原来的样子。不过经历过这次教训,圆珠笔不再骄傲自满。更巧的是,圆珠笔又被原来的主人买到了,这次文具盒里的圆珠笔和铅笔“和谐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
照片里,一位身着蓝色校服的男生在笨手笨脚地串珠子。镜头“咔嚓”的一瞬,抬眼间隙,流露出青涩的神情,手里拿着的是半成的珠艺作品。这照片里的男生就是我,而照片是我刚进初一参加学校社团——珠艺社的时候拍的。这张照片记录了我学习珠艺的瞬间。
其实我不擅长手工,更不擅长干这种精细化的串珠子的活儿。听老师说,我是这么多年来招进的唯一一个男生。课间,当第一次走进珠艺社教室的时候,看见几十名女生扎堆儿在那里闲聊,我不禁有点发傻;那些女生们看见我进来,竟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更让我感到羞赧。但是我没有试听之后离去(报选修课时是可以试听微调的)。
我并不擅长串珠。笨手笨脚的我常常把珠子丢得到处都是,然后就蹲在地上找,要么就是满教室追着珠子跑;串珠规律呢,半天摸索不透,急得我满头大汗;一次次举手问老师,我都不好意思了,好在老师还是很有耐心地一遍遍重复告诉我规律。
我选择珠艺选修课,全是因为珠艺老师——那是我的语文老师。学校的老师们都是多面手,不仅能教文化课,还能带兴趣班。老师们的兴趣特长支撑了学校九十多门选修,在滨河,只有你想不到的选修,没有没有的。
当我知道语文董老师也教珠艺选修,毅然决然报了这门科目,根本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喜欢,是否擅长,是否学得轻松。
董老师是我上初中以来最喜欢的老师之一。一件淡黄色的衣衫,一头并不黑的头发还附赠一个雷打不动的铁刘海,不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正儿八经的眼镜,严谨认真又平易近人,一眼看来就是一个书生模样。董老师的眼睛最是特别,睿智中透着和善,还带点机灵。她这样的老师,怕是不多见吧!些许时认真得活像个私塾先生,些许时随意得又像极了孩子王。
董老师上课气氛活跃,有人半路杀出“金句”,有人接着话茬向下延续,有人甚至断章取义反驳课本。董老师常常会和我们一起探讨,然后把我们往“正路”上引,这时,总会以一声经典而又响彻全班的“你们听一下!”示意我们详记。
不仅仅是我,班级同学们都享受着与董老师徜徉学海的快乐,有时成绩起伏不定,我会告诉自己:那无尽头的路上,会有一盏明灯陪伴,直至天边破晓,朝霞初升。这时我又会劲头十足,大步流星向前冲!
点滴的青春过往,散落在照片中的求学时光,是我成长中最弥足珍贵的内容。一张照片,一幕铭记,最美的年华就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