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越走越远,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们的街道上,也出现了春天的足迹,而我们这群顽皮的“小侦探”,正准备找寻春天,和春天交朋友呢!
找啊找,找啊找,春天在和树玩呢!树冬天掉光的“头发”又长出来了,也长出了更加粗壮的枝干,这一切,都是美丽、善良的春姑娘带来的。
咦?春姑娘又去哪里了?哦!原来她又跑到校园里去了呀!操场中,一切都被春雨洗得焕然一新,松树更精神了,像一位位士兵一样立在校门口的东北方;花坛里的花开得更茂盛了,绽开了她灿烂的笑容;花坛中的小草重新焕发活力,生怕自己输给了别的小草。
一眨眼,淘气的春姑娘又跑了,踏着春天的足迹,我们终于在学校旁边的一个小区里,找到了春姑娘。一进去,看到了一种粉色的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簇拥在枝头,一排排,一团团,枝头上这些花团独占鳌头,煞是惹人。微风吹过,满天花雨,真是“花瓢十里”,这时候来一首《十里桃花》主题曲,那场面,浪漫又唯美。
远处还有油菜花,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到地里,春姑娘从这里一过,可谓“千株万株油菜花开”,金黄金黄的,像金子一样,更是美不胜收。鼻子凑近一闻,那香味更是用言语无法形容!更重要的是,春姑娘走过后,这里便是一片收获的喜悦,从这一片片油菜花中仿佛看到了香喷喷的菜油咕咕往外冒。
还有一种和球相似但又好似红米的花,就像是哪个调皮小孩儿把红米饭一团团粘在了树枝上。因为,花儿更积极,都准备开放了,树叶却迟迟不肯露面。花瓣掰开之后是一条黄色的线,还散发着一种醉人的幽香。
这既顽皮又可爱的春姑娘可真让人喜爱!
为人父的苦口婆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古人常歌颂母爱的伟大,而淡忘了那个不善言辞的男人。
父爱是伟大的,他从不向你索取任何的回报,相反,他永远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你,鼓舞着你,帮助着你。朱自清的《背影》描述了一个伟大的父亲的形象。他放心不下孩子,尽管作者已经长大成人。在他的眼里,作者永远只是个孩子,他总是尽已所能帮助作者,尽管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帮助。父爱是伟大的,它使我惊叹于那渺小的身躯下,竟能爆发如此伟大的力量。
傅雷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经历了人情世故。为人父母的总希望孩子能够少遭些罪,少受些磨难,觉得自己这大半生,多少吸取了些教训。于是乎,将自己的遭遇告诉孩子,希望他们不要重蹈覆辙,少走些弯路。傅雷便是这样的人。在傅聪身居国外之时,他时刻不忘与儿子坚持书信往来。在这十二年间,傅聪收到的家信从未中断,最长的一封长达七千多字,谁能说这不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呢?
当傅聪忙于练琴、比赛、演出,顾不得回信之时,傅雷总是焦急万分,恨不得飞到儿子的跟前,这显然不现实。他无法了解儿子的现状,也不知道他是否受到了困难,抑或是心情不畅以致于无心回信,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他只能在心里为儿子着急。写信时便要责备一番。这一举一动,拨动了我的心弦,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震。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可我们只会嫌他们唠叨,关心的话语也似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古人十分重视“仁、义、礼、智、孝”,但如果我们因为学习,忘记了孝敬父母,那么,结果就得不偿失了。
在礼节方面,傅雷也没忘告诫傅聪: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取别人的长处。对于傅聪的不良习惯,他会指出并说明自己的意见。围巾必须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里,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也不忘提醒儿子加以改正。这样的父爱,该是深沉的吧!
傅聪的行程安排得很满,一天睡不过四五个小时,太过逞强。此时傅雷不免要担心起来,希望儿子不要太过劳累。务必保重身体,看似唠叨的话语实则蕴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担心与牵挂。
整本书紧扣着一个字:爱。为人父的苦口婆心,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充分体现。父爱,看似抽象的事物,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你尚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