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收获作文8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111

常言道:“春种秋收”,只有当你付出了,你才能得到收获,不要想不劳而获,而应思考如何付出。

那年春天,到了该插秧的时候了。在妈妈的号召下,大家都准备下田,但唯独我不同,我不愿下田,所以就在田地止步不前了。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朝我走来,说道:“怎么不下去,不帮忙插秧,来年可就没饭吃了。”我当然不信,便应了一句:“我们有这么多人,不差我一个,照样可以插好秧。”

爸爸顿了一下,又说道:“不付出,何来收获?快走吧,大家开始了!”没办法,我这才慢慢卷起裤脚,与爸爸一起下田去了。

我从妈妈手中接过一把秧苗,心想:插这还不容易,便鼓足了劲,开工了。谁知这秧苗要与我较劲,我将它插入,它却一头栽倒下去,本想这么算了,却被奶奶发现了,她笑着说:”秧苗倒了活不了,不行的话,你就先上去吧。”我一听,反而更来劲了,一定要与秧苗抗争到底,便再次插了下去。不顶用,秧苗还是一下子弯下了腰,气得我火冒三丈,脚一跺,谁知这泥土是滑溜溜的,害得我一屁股摔倒在田泥中,一下子,全身上下都被泥土沾染了。

我已顾不上这些,一骨碌站起来,冲着那秧苗大吼大叫道:“可恶,你这小东西,我一定要把你给降服了!”爸爸闻声而来,看着我的狼狈样和泥中那东倒西歪的秧苗,大笑起来说:“你个急性子,都不知怎么插秧,就急忙下手了,这哪成呢?”

我这才压下怒火,仔细听爸爸的讲解,一下才恍然大悟,便又再次拿出秧苗,弯下腰去,小心地将秧苗插入,同时用双手稍微扶一下这一触即倒的秧苗。终于,它不再倒下了,这让我信心又回来了,一步一步向前移动,一点一点地插秧苗。几个小时过去了,在我们的努力下,田野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一片绿秧。

很快,秋天到了,再次回以田前,当时的秧苗已经长成了水稻,在阳光映照下,那黄中带着微绿的稻田,更是灿烂。我想,这就是我的收获吧!

是呀,不付出,又何谈收获?不努力又何来成功?插秧的过程让我明白了这些道理。

要收获,先付出;不付出,何谈收获?

一天,宋代诗人杨万里在闲瑕之时乘船观赏风景,当他路过安仁县这个地方时,只见岸边长着高高的芦苇。风一吹,芦苇随风舞动,翩翩起舞,中心绕着几朵粉红色的小花,既高傲又娇嫩。一排婀娜多姿的柳树整齐地挺立在河岸边,细细的柳枝摇曳着,诗人被这里美丽的景象不禁连声赞叹。

这时,杨万里看到了两个小孩子在划着一条小船,可没划多久他们便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这可逗乐了杨万里。他心想,这两个小娃到底在干什么?还没有到岸,为何突然不划船了?俩小娃到底想干啥?杨万里下了船,上了岸,来到这兄弟俩后面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决定好好看看这兄弟俩究竟干什么。

他听见小一点的男孩说:“大哥,你说的这个方法能行吗?”大点儿的男孩说:“当然行了,你试试不就知道了。怎么,你还信不过你大哥我呀,快点开始,风来了。”只见小男孩儿连忙张开一个红色的大纸伞,高高地举着。

杨万里看到后还是有点想不明白,明明没有下雨,小男孩为什么要张开伞呢?他在脑海里不断地回忆和思考当时的情景,忽然吹过了一阵凉爽的清风。哦!他终于想明白了,原来这两个小孩子张开伞是为了利用风让船前进啊!

杨万里被两个孩童的天真逗乐了,也对两个孩子的智慧赞口不绝。回去后,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舟过安仁》一诗:“一夜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