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整天嘻嘻哈哈,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可你们不知道,小时候的我不是这样的,而是孤独的一个人。我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喜欢一个人唱歌,一个人微笑,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泣……
因为这份孤独,我和别人有了一层厚厚的隔膜,导致我一个朋友也没有。一看到别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我的心又黑暗几分。“哎哎,你看她,整天都一个人,还摆出一副清高的样子,都没人跟她玩,可怜兮兮的。”这样的我遭到了别人的讨厌,就连老师也不怎么喜欢我,因为我在班级中默默无闻。
直到上了四年级,一个叫陈静的同学改变了我。有一天,她突然走到我的面前,对我说:“你好,我叫陈静,我们交个朋友,好吗?”我抬头一看,她面带微笑,等我的答案呢。我犹豫了片刻,然后大声地说:“好!”她原以为我不会答应的,没想到我居然同意了。她惊讶之余,随即伸出了手:“我们拉钩。”“好。”我也立即伸出手。“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好了,我们以后就是好朋友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让别人走进我的世界。我也试着主动与别人说话,主动与别人交往。有朋友的感觉真爽!烦恼时,我会跟她们述说;高兴时,我会跟她们分享;有疑问时,我会向她们请教;犹豫不决时,我会跟她们商量……因为友谊的滋润,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从此,我不再孤独!
童年,是个七彩的梦。童年里的一件件趣事,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珍藏在我的记忆宝库里;又像电影里的一个个镜头,常常浮现在我眼前。每当想起五年前搓汤圆的那一幕,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
那是我八岁时的一个周末,那天正在妈妈和糯米面的时候,我便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你快把原料准备好,搓汤圆的任务就交给我得了,你儿子保证完成任务!”我迫不及待地催促着妈妈,然后把妈妈推到客厅看电视,接着,我回到厨房,关上门,系上小围裙,洗好双手,独自享受搓汤圆的乐趣。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揪下一点面放在手心里,接着五指弯向手心,让汤圆面在手心和五指之间滚动,好光滑呀,真爽!不一会儿,几个圆圆的汤圆便做成了!
看着这些圆圆的汤圆,我灵机一动,为什么汤圆都是圆的呢?多单调啊!我为什么不让它们变成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呢?于是我拿起一小团汤圆面,捏了一对长长的耳朵,再抓起一小团汤圆面,搓成圆形,在上面装上眼睛,鼻子,嘴巴,然后把做好的耳朵粘在头顶上,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就出现在我的小手上了。我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哼起了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我模仿平时玩橡皮泥时做的各种小动物,让汤圆也都变成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有胖胖的小猪,可爱的小猫,机灵的小狗,还有馋嘴的小老鼠……我忍不住又唱起了:“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妈妈在客厅听到了我的歌声,问:“你是在唱歌,还是在搓汤圆?”我大声说:“我边搓汤圆边唱歌呗,你不是常常说什么劳逸结合嘛!”忽然我的手碰到了旁边的糖,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在汤圆的周围裹上一层糖呢?那就会更甜,更好吃了。妈妈可是个喜欢吃糖的人,我要让妈妈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对,说干就干!
正在我裹糖时,妈妈进来了,她大叫起来:“圆圆的汤圆怎么变成了你的卡通小动物呢?”她再看看地上,又大叫起来:“天哪!糖怎么跑到地上去了?”“妈妈,你不是爱吃甜食吗?我正在给汤圆加糖呢!不小心把糖弄到地上了。”“傻孩子,”妈妈“扑哧”一声笑了,“汤圆外面放糖,再放进沸水里,糖就会融化在水中,汤会变甜的!”“为什么糖会跑进水里呢?妈妈,你拦住不就得了。”我天真地说。“这个呀,你以后就知道了。”妈妈还是笑个不停。我嘟着小嘴,疑惑不解。
现在,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讲科学呀!八岁那天的汤圆吃得真是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