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一阵激动人心的声音从操场上传来。问我这是在干嘛?快来看,这是我们班和四(4)班正进行足球比赛呢。
比赛开始了,裁判员老师一发球,双方队员开始你争我夺。这小小的足球就像一只机灵的猴子,任凭两队的球员怎样追逐,它在大家的脚边左闪右躲,就是逮不住它。这时,不知道被谁一踢,球向我方球门滚去。看着场上的队员大汗淋漓,我们这些啦啦队员急得又是喊叫又是跳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队的王绅策犹如猎豹般跟了上来把球控住,并将球传给了队友。天哪,真是虚惊一场!球继续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跳跃着,连续好几次,球都被踢出了界外。尖叫声,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呀,对方抢到球正把球踢向我们队的球门。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我方守门员古文天越用魁梧的身体敏捷地挡住了球。“耶!”我们欢呼起来。
下半场在队员们休整片刻后开始了。看,球落在了我方队员武芷月脚下。她乐开了花,抬起就是一脚,球进了!她一蹦三尺高,可大家却抓狂地龇牙咧嘴。她定睛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时紧张竟把球踢进了自家球门!
比赛结束,结果不如人意。看到这个结果,我们很多同学哭了,老师却鼓励我们说:“没关系,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以后一定会战胜他们。”
是啊,一次失败不代表下一次不会成功。有了战胜失败的决心,胜利还会远吗?
我很怕出面,尤其是大场面。一人对百人,那种时而尖锐刻薄,时而灵动周旋的眼神,是我最怕的。
小学时的班干部竞选,恐是我记得最先前的一次。我站上讲台,没开始演说,向下不停的扫视—不知在何处,何时,总是幽幽地注视着。真可谓视端容寂!直到我说出一些不清的字来:“大家好……我是……我能……我爱好……”进行到一半,他们的眼开始变得鄙夷、飘忽、嘲讽。直勾勾地要伸出百万支利箭,我心跳骤升,面色赤红,捏起了衣角。终归,我急促地念完最后一行,跑下讲台。
这样的不自信与恐惧一直持续到毕业。终于要进入中学,我长舒了一口气。但一个领诵事件又使我落入深渊。
军训后的黄河大合唱由我领诵。是啊,本一件慷慨激昂,令人自豪的事。我却又想起了那眼神:鄙夷……飘忽……嘲讽……临场时,便只好遍遍地想着保卫黄河的英雄们,抗战的种种高亢澎湃的激情,于是我给自己勇气,大步走向了行政楼的石阶,高声喊到:“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掌声雷动,目光奕然。我渐渐找到了自信与勇气。
如今,我告诉自己,当年的遗憾与不舍都是今天的动力与信念,我要自我转变,在自信上弥补自己,让意志变得坚定。
升旗仪式上,准备已久的我自信地接过话筒,迎着晨的光亮,在飘荡的国旗下庄严肃立。有序的文字脱口而出,脑中行云流水般略过那鄙夷、飘忽、嘲讽的目光……我提高了音量,铿锵地说出每一个字,与鄙夷、飘忽、嘲讽对抗着。字字堆叠回荡,温暖的阳光下,我似乎已经看不见了鄙夷、飘忽、嘲讽。演讲一气呵成,我告诉自己—我做到了。
我不再怕出面,不再怕那时而尖锐刻薄,时而灵动周旋的眼神;不再看到鄙夷,飘忽,嘲讽。我逐步地改变,改变着内心深处的畏怯,终于我找到了自己,越来越自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