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童年只看得见尾巴了,可是有趣的事却好像刻在了我的心里,想抹也抹不去,只要想起就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时候,天天看妈妈用钢笔写字,写一会儿沾一下墨水,看那蓝色的墨水,和雪碧饮料如出一辙,我心想:一定很好喝。于是,我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妈妈却说:“这哪儿能喝呀?墨水里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对身体不好!”我可不听,心想:以前想吃雪糕,你也是这样说的,我可不会再上当受骗!而且,妈妈常说我:“就知道玩,肚子里没有墨水,不像她有学问。”这下,我肯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多喝点墨水。
说干就干,中午,趁妈妈做饭,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书房,拿起墨水,心想:哈哈!终于可以痛快享用了!我迫不及待地拧开瓶盖,一口喝了下去,顿时,一种苦涩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口腔,我立刻张开了嘴,呸呸地吐了起来,“啊,真难喝!真难喝!”,胃里也开始翻江倒海。
妈妈听到动静,匆忙跑了过来,看到我的样子,哭笑不得,立刻把我拉到卫生间,“快,快,赶紧漱口”,从镜子里我看到了自己的狼狈样,嘴巴上还残留着蓝色墨汁,痛苦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衣服上也溅上了大小不一的墨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直到现在,我想起这件事还忍不住哈哈大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要听妈妈的话,有些危险的事是不能尝试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雨后,在初中的教学楼护栏上俯视校园中的花坛,一棵沾上了点点细雨的栀子花树在灯光下如星辰闪着光。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三年前在小学的教学楼护栏上俯看到的场景,一株沾上了点点细雨的紫藤萝枝在灯光下静静闪着光,我知道,那是脑中深处的一个印象在呼唤着我,还是无法忘记六年级的那一晚。
“好,放学排队。”老师站在讲台前,面带微笑地说,一天下来的工作与我们一天下来的认真听讲共同放下,隐藏着心中的那份喜悦,笑看欢喜的我们,在教室的灯光下,那张脸显得格外美丽。“收拾好书包,别把东西落下!”那督促饱含关爱的语气,在几十平方米大的教室里,柔柔地飘进我们耳中,像春日的风温暖了耳际。
我们明白,也许从今天起,我们不会再在这间教室里上课,从这天起,我们可能再也见不到其他任课老师在讲台前时而喜悦,时而愤怒了。不,我还要再看几眼这座校园,于是不知不觉中,天空落了帷幕,我站在楼上护栏前,俯视那在灯光下闪着点点碎碎白光的紫藤萝枝,久久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我不愿离开,不愿离开这方有爱有暖有严厉的土地,不愿离开这方不知已过多少六年的土地,不愿离开那些善良温柔的老师们,更不想离开那朝朝暮暮生活在一起的同学。
又回到教室,“你还不走么?”课桌问我,那雄厚的嗓音掩盖不了满身伤痕。
“你还不走么?”板凳问我,那细小的嗓音体现了断臂的疼痛。
“你还不走么?”黑板问我,那洪亮的嗓音遮不住日夜粉笔的侵蚀。
我要走了么,是啊,我必须要走,我要开拓我的路。我真的要走了么,对啊,我已经结束我小学阶段的学习,我要进入中学了。但我还没做好准备,我不知前方的路是如何,是否能够和小学一样,但事实上一定不会。也罢,干脆“竹杖芒鞋轻策马,谁怕?”向前走,回家去。本不该说再见的分离,如今在我眼里,“再见”二字却格外重要。
于是在路过图书馆时,我轻轻念出了门前贴着的一句话“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是,我一定要继续走,人生难免有离别,几个再见何人没有?我还是说了再见,别了这座校园,别了这里的老师,别了这里的同学。
两个月后,我满怀希望地步入了中学的校门,直至今日的初中第三年。不久后,又是分别,又是再见,又是一个说“再见”的时候,可我仍想说一句“再见”,继续前进,结束初中的学习,于是在不说与说前我还是选择说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