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说:“能给别人做事就是一种幸福,爱劳动的学生才是最棒的。”
放暑假的一天晚上,我们全家聚在一起尽情地享受着丰盛的晚餐。吃完饭后,我想起老师说的话,就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你上了一天班,非常辛苦!我放假不累,从今天开始,每天吃完饭后,碗都归我洗吧,这样可以减轻你的负担。但是,今天是我第一次洗碗,你可要教教我。”妈妈心满意足地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好的,我的儿长大了,懂事了。”
说着,我一蹦一跳地跑进厨房,把妈妈的围裙系在腰间。我先把碗筷摞起来,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水池里,往碗里放些洗洁精,再放些水。水里很快就冒出许多漂亮的小泡泡,我用嘴一吹,泡泡飞起来啦,就好像在空中翩翩起舞一样,漂亮极了!站在一旁的妈妈看到了,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啊!”我满脸通红,连忙拿起洗碗布,学着妈妈那样,左手抓住碗,右手拿洗碗布,在碗里面抹一圈,又在碗外面抹一圈。妈妈火眼金晶,说:“孩子,碗里还有点油渍,再用洗碗布使劲地擦一下,直到看不到碗里的油渍为止。”经过妈妈的指导,第一个碗被洗得白白的了。
我依葫芦画瓢,用同样的方法洗完其他的碗。然后又用清水给它们来一次“淋浴”,一个个碗,瞬间变得锃光瓦亮起来。最后,把洗干净的碗整齐地摞起来,放到厨房的柜子里。
在妈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洗碗,妈妈微笑着竖起大拇指,开心地说:“儿子第一次洗碗,表现棒棒哒!”
通过洗碗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认真地去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杂乱耀眼的霓虹灯,凝视着夜色中的都市。寒风刮骨,我不禁加快归家的步伐。路过一家别致书吧,店前的一本书,却留下了匆匆的我。
《故乡》一个普通,却牵动游子的心灵的书名。我细细翻阅,忆起了故乡,一股难言的思乡之情,冲上心门……周末,我推掉所有的活动,带着一种固执与坚持,要回老家看看。
在近光灯与远光灯的交替中,家乡的村头出现在父亲的车前。我让父亲不要将车开进老村,记忆中的故乡,总是那般宁静适然。我不愿将城市的车尘带入家乡,仿佛害怕冲淡了对故乡,那仅存的记忆。我轻轻地走入老村,旧巷前的老屋依然矗立着,只是多了几分破败空荡,忽明忽暗的旧路灯,无精打采地垂着头。走近记忆深处的老巷,却发觉一股寂静,深深地笼罩着我。那是一种杳无人烟,一种被遗弃后寂静。我疑惑,昔日穿梭于横街窄巷的玩伴,坐于树下对棋唱曲的老人,等待儿子归家的温馨身影都去哪了?我游走在那熟悉却陌生的家乡里,如一只无助的幽灵,在寻觅着自己的归宿,往时的滋味。
夜幕慢慢拖下,一位老汉骑着一辆三轮车,慢慢地向我骑来。他望见我,有许些惊讶。我小心翼翼地问他:“这几年,村里有什么变化吗?”老汉清了清沙哑的嗓子,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都远走高飞��!你们又觉得村里破旧,又觉得这里落后,好几户人家都搬走了。村里只剩我们这些走不动的老头��……”对话中断了,老汉似乎不想再说下去,又骑着呻吟着的三轮车,摇摇晃晃地消失在老巷里,只剩我在夜风中凌乱。
我无力地瘫坐在堤坝上,不愿面对,也不想承认,我再也无法回到,昔日的故乡了……灰白的月亮,冷冷地望着这片失去灵魂的土地。说不尽的故乡,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与情。难道因为她的老去,她的衰老,就要被人们遗忘,就要被时代淘汰吗?
我在书包里拿出那本《故乡》,在江边静静地主读着,歌颂着故乡,只觉得一番苦,一番涩,上眉间,上心头,眼前的文字,渐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