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元宵节啦!”我很高兴,因为我喜欢吃汤圆。而奶奶在这一天会烧很多又白又胖的汤圆。
锅里的水开了,白生生圆鼓鼓的汤圆在里面翻滚,像小青蛙的白肚皮。等汤圆全部浮在水面上后,奶奶把汤圆盛到了小碗里,一个个又大又饱满。放一个到嘴里轻轻咬开一个小口,香甜的芝麻馅儿像丝绸般缓缓流到了嗓子眼离去。软糯的团子配上香味十足的芝麻,那真是一种享受。我吃了很多还觉得不够。
我嘴里不停吃着,脑子里想到了元宵节的故事。汉武帝的臣子东方朔有一天看见一个宫女在哭,忙问原因,宫女回答:“我叫元宵,进宫后从没见过家人,十分想念他们。”为此,东方朔想了个办法。汉武帝占卜时,得到了正月十六火烧长安的预言。武帝十分恐慌,召来了东方朔共议。东方朔说:“臣听说火神君爱吃汤圆,所以我们在正月十五做汤圆吃,祭祀火神君。同时点起万家灯火,在灯上绣上元宵二字,再让所有人都出门,天帝会以为长安已经着火了,不就好了吗?”汉武帝照办了。正月十五,元宵和她的家人都遵旨出门,她的家人看见灯上绣着“元宵”二字,大喊:“元宵!元宵!”元宵闻声而来,于是,元宵和家人得以团聚。
元宵节有美丽的传说,有悠久的历史,有古老的风俗,有美味的元宵美食,我真喜欢这个节日。
“五月五,是端阳,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把买来的艾叶挂在门上,人们还会吃五黄。
一大早,我和妈妈准备了一些粽叶、蜜枣、五色线和糯米要包粽子。妈妈在做包粽子前的准备工作,她把干粽叶放进锅里煮了一会儿,又焖了十几分钟,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把粽叶煮一下呢?”妈妈对我说:“这样可以使粽叶很快变软。”然后又把粽叶捞出来,放在清水里一张一张地洗干净待用,接着又把糯米淘干净。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开始包粽子了,我也跟着妈妈一起学学包粽子。
妈妈最拿手的是包长粽,她包的粽子个个大小均匀样子好看。妈妈先拿了三张粽叶头尾相向重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型,再舀一勺米放进漏斗里,然后塞进去一颗大大的蜜枣,又在上面用米填满,接着只见妈妈左折折右折折三两下就把粽子包得严严实实,最后用线把粽子紧紧地缠绕起来,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妈妈包起来很容易似的,也拿了几片粽叶有模有样地包了起来。一开始还是蛮顺利的,当我把漏斗做好,米和蜜枣都放好准备包起来的时候,米就从两边不停地往下掉,怎么都弄不好。妈妈对我说:“包粽子也是有技巧的。”说完,就手把手地一步一步教我做,可是我包的不是米会漏出来,就是松松垮垮的,不像粽子,一绑线就全散架了,看来包粽子真的是一个技术活呀!最后我以失败告终,想着还是等着吃现成的吧!很快,妈妈把粽子全包完了,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大约过了三四个小时,粽子熟了,满屋子的粽子香味一串串都带着水汽,香喷喷的,我迫不及待地就抓起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端午节,吃着美味的粽子,听着妈妈讲这些习俗背后的故事,我觉得特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