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众所周知,4月5日是清明节,可以放假,但是过了那么多个清明节,你知道它的来历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就来讲给你们听。
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公子重耳因此流浪在外。流亡的途中,重耳一行人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重耳几天几夜没吃东西,饿得头昏眼花,全身无力。跟随的大臣介子推偷偷地砍下了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煮肉汤给重耳吃,重耳接过汤后,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就连忙问他这是哪来的,介子推把经过告诉了他,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想要以后报答他,可介子推不求回报,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要管理好国家。
重耳流亡了十九年,终于回晋国做了晋文公。他记着介子推的好处,想封他个大官,于是,他几次三番派人去请介子推,但都一一被回绝了。他又亲自上门去请,可介子推已经背着母亲躲到山里去了,重耳又听大臣们的想法,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一面等介子推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他出来。结果,发现了介子推和母亲坐在一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已经死了,又发现旁边有一封介子推的血书,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读完血书,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提前准备好冷食。之后,晋文公又将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
怎么样?你是不是对清明节有了更多的了解呢?
在今天早晨,姐姐说她想吃鸡蛋饼,我听了,突发奇想:“姐姐,不如我们自己做几个鸡蛋饼吧。”姐姐欣然同意。
说干就干。首先,我们取了几个鸡蛋和一袋牛奶,小心翼翼的把它们拿进厨房,把他们放在了橱柜上。我和姐姐记上了围裙,还真的好像两个小小的厨师呢。我拿起了一个鸡蛋,打开了水龙头,先给鸡蛋洗个澡。鸡蛋仿佛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跑来跑去,要挣脱我的手掌,很不容易抓住。鸡蛋洗干净了以后,我和姐姐就要做鸡蛋糊了。我们要先把鸡蛋打碎。我拿着一个鸡蛋,用力地沿着碗边一敲,“啪”的一声,鸡蛋瞬间出现了一个裂缝,我沿着裂缝用力一扒,鸡蛋液就掉入了碗中,蛋黄和蛋清分的格外清楚。蛋黄是鲜亮的黄色,而蛋清是淡淡的白色。我们打完了三个鸡蛋,开始搅拌起来。我拿着一双筷子,快速的搅拌着。姐姐这时拿着切好的葱花,撒入了搅拌好的鸡蛋糊。又放了一些牛奶、淀粉、面粉,搅拌均匀后便打算开始着手准备煎鸡蛋饼了。
我打开煤气灶,把平底锅放在了煤气灶上,准备开始煎鸡蛋饼。我舀了一勺油,放入热锅中。那油顿时滑向锅底。我晃动着锅,使油在锅里的每一个地方停留。接着我把淡黄色的蛋糊绕着圈滴入了锅中,我用锅铲把他们涂抹均匀。嗯。当那一面有着深黄色时,就换一面,翻几个面之后就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油有好几次差点蹦到我身上,在旁边观看的姐姐吓得哇哇大叫。最后,看着金黄色的蛋饼出锅了,姐姐垂涎欲滴。我也品尝了一下,味道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