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什么?朋友,还是亲人的关心?不,都不是。我认为这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妈妈的鼓励。
记得那时我6岁的时候,我上大班,幼儿园举行了表演会,而我是小演员中的一名。我演的是一名小红军,在戏里还是主角呢!从小就不太敢在公共场所表现自己的我,在日日夜夜地排练下也渐渐壮起胆子,开始盼望着早点上台表演。
表演的前一天,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睡着了就会梦见我演得不好,被别的小朋友嫌弃,心里压力非常大。
第二天早上,我穿上美丽的军装奔赴学校,准备表演。每一个同学都非常开心,我恰恰相反,脸上滴下一滴又一滴的汗珠。我紧张无比,总想去卫生间,可这只是为掩饰自己紧张找的借口罢了。
这时,妈妈轻手轻脚地走到我身后,我一回头便触到她那双清新含笑的眸子。还没来得及开口,妈妈便抢先一步说:“不用害怕,自信点,记得你还没懂事的时候,让你表演,你可是毫不怯场的。”说完,她笑了笑,“所以呀,你一定可以演好的!”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我呼了口气,点了点头,踏上了舞台。无论是哪次排练都比不上真正的表演,在大灯照射下,我尽力做到最好,给大家看,给老师看,更给鼓励我的妈妈看。
尾音落下,我抬起头,真想骄傲地说:“我做到了!”
这就是鼓励的力量,爱的声音。哦,对了,那天下台后,妈妈仍用那双明亮的眸子望着我,只不过,多了一丝自豪。
中秋佳节,细雨蒙蒙中,进入一个南方的小村子。瓦如片片暗玉,点缀屋檐,每户即是如此。雨水透过檐下,像一根无形的线,上连着屋檐最边缘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
小姑穿着一袭红裙,笑意盈盈的走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走进一间绿瓦青砖的小屋,告诉我,“教你做梅子月饼啊”。紧接着指了指桌上各种花花绿绿诱人的食材。我咽了下口水,心虚的点了点头,心想,我怎么可能做的好月饼?
洗好手,小姑就开始示范。面团滴入少许青梅汁,揉搓10分钟,加入红豆桂花的馅儿,包好刻上字或图案,即可放入烤箱。看了一遍小姑做的,我更加不安了,平日手工拙笨的我心中十分害怕,竟然手都有些抖。
小姑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轻轻走到了我的旁边,低下头,在我的耳朵边上丢下一句:“相信你”。她浅笑着,温暖的话语,如一杯热茶,暖化了我的心。
我打起精神学着小姑的样子,虽有些笨拙,竟然还能看。我一连做了三个,紧接着把自己做的与小姑那个精致的一起放入烤箱。
等待的时光是漫长的,我望向沟瓦与扣瓦之间的缝隙,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柔和的月光闪耀在时间的摇篮之上。
月饼出炉,待少许时光,有了些凉意,温度刚好可以入口时,我拿起一块入口,竟是对味觉的挑逗。开始青涩,然后香甜,最后惊艳,青衣才子素衫玉人般成就一块梅子味的月饼,暖的不仅仅是胃,更是魂。小姑看着心满意足的我,浅笑着说“相信自己!”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回味着小姑虽简短却十分温暖的四个字。
到了离别的时候,我留恋的望着周围,望着北边瓦上的苔藓,浓妆淡抹,深浅不一,望着屋顶的绿意摇曳,深沉如佛。
可报寒夜煮雪,在苏州运河上听琵琶女抚琴,唱戏,更可一张红笺一支笔,写下心愿埋在天涯海角。
这大千世界,何谓温暖?
即是青梅的回味无穷,一句简单的“相信自己”。
我深深地怀念着那般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