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除学习外的一片多彩的世界,我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天空。我很喜欢一些古风的东西,但是比起古风来,我更喜欢有反差感,所以我在选择乐器时,在琵琶和小提琴之间选择了后者。
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后,我又为之付出了无限的努力,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每天练琴,就算回到姥姥家,或外出旅游时,小提琴也依旧和我形影不离。
但为了让古风和小提琴融在一起,我开始了自己的“征途”。
我在网上搜集了各种各样悦耳动听的古风音乐,如《知否知否》、《凉凉》、《舟过吴江》等等,然后我利用空余时间,把这些歌进行了改编。因为这些歌曲大部分是用古筝来演奏的,只有简谱,而小提琴只能演奏五线谱,所以我的任务,就是听着琴声,寻找感觉,再记录下来相应的五线谱就可以了。
我每天听着这些抒情而优美的音乐,就把身体和心情都放松了下来。面对“小升初”的压力,这或许是我最有效的“减负疗法”,我喜欢这种感觉,在这种感觉中畅游着,使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厌恶什么。我陶醉在这种感觉中,也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这一刻,所有的负面情绪全部都烟消云散了。
热爱一件事情,就要投入全部的心血,不管是书法、音乐、美术还是诗词、运动、舞蹈,只要是你喜欢的,那就是属于你的一片蔚蓝的美丽的天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奶奶说60年代的生活十分艰苦,要是那户人家有自行车缝纫机的,那就是莫大的荣耀了,那时候人们是集体开工的。大伙儿的积极性不高,一年到头了,也挣不了多少工分,也分不到多少粮食。买米、面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肉肉票。一个家庭餐餐喝稀粥,一个月也难吃到一点肉。奶奶还说在那个年代,一件衣服都要穿上个好几年,哥哥穿了给弟弟穿,弟弟穿了给妹妹穿,烂了,缝缝补补又接着穿。正应了那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我爸爸也说,在他小时候人们住的是泥砖瓦房,一到下雨的时候就是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村里唯一通往集市的小路,到了下雨天就会变得十分泥泞坑洼,稍不留神就会跌倒在地。骑自行车路过的人会把水坑的水溅到你身上去,把衣服给弄脏了。白天,人们辛苦劳作,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吃饭后便早早合上双眼睡觉了,根本就没有现在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人们的生活有了非常大的改变。1978年党的三中全会召开,农村落实分田到户的政策,爷爷和奶奶干活的劲头越来越足,家里粮食多了,一家人吃饱了,穿暖了,爸爸和大姑大伯们都有了自己的新衣服。我们家变了,别的人家也变了。后来,很多人家建起了平顶楼房。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要致富先修路。村里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硬化路,矮小的平顶房也被高大的楼房取代了。十多年前,我爸妈结婚时,新楼房、大彩电、大冰箱和、摩拖车等一应俱全。当然,像我家这样条件的人家村里比比皆是。生活安逸了的人们,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晚上就到村里的娱乐场所下棋,聊天,看,明亮的灯光下,婶婶们随着双庆的音乐旋律跳得多开心。
周日的早晨,我散步于宽阔的村道上,我欣喜地看到不远的青山环绕,蓝天白云下的村庄,新房子一栋栋,许多人家的外墙上还挂着空调机,门口停着小汽车;田野里新长的秧苗绿油油的,道路两旁的花开得正艳,路上开着电瓶车,摩托车,小汽车的人们正匆匆赶着去厂里上班。
几十年,弹指一瞬间,我的家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惠农政策一项项落实并且实现!我爱变美了的家乡,我长大后也要为家乡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