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会当孜孜不倦,方得行军万里。这就是文学之美给予我的感悟。
那是五月的课余的闲暇时间,我百无聊赖地翻着鲁迅先生的文章。翻倦了,就用一只手撑着下巴,不时看向窗外那飞来飞去的鸟儿。
正当我一心二用时,忽然瞥见了书上的几个字“你改悔罢!”。
我不由得一震,顿时来了兴趣,开始仔细地往下读。越读越深,越深越有感触——仿佛先生在夜灯下奋笔疾书,只为用文字唤醒在腐化中的人。这画面突然如此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那是得有多么迫切,多么执着,多么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啊!他,看不下这些丑恶的面孔,容不得屈服,容不得无病呻吟!他想冲在红色革命的最前头,想让东方雄师从沉睡中苏醒,震撼世界!
在那样激流踊动的时代,他的文字,他的每一句话,每部文学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一缕阳光,一泉清流——文学的美,在字里行间,渗透得如此深刻,如此热情。
如果说鲁迅先生让我领悟了生命的热情之美,那哈桑就教会了我生命也有博爱之美。
“为你,千千万万遍。”就为这句儿时的诺言,哈桑守护了一辈子。无论风吹雨打,还是夜幕降临,他默默守护了他的少爷一辈子,那天边摇摇欲坠的风筝,在蓝天白去下却又显得那么美好。是的,哈桑很傻,傻到明明可以揭穿少爷的谎言,但却因为心里对他的信任而忍气吞声。即使他付诸了一生也没有得到少爷的一句抱歉,一个拥抱,或是在他陷入困境时伸出援手。他依旧在追逐那支风筝,就像不知疲倦的雨露,一遍一遍地洗刷大地。是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雨后新尘落,万世静谧,露珠顺叶滑落。当今的时代文学,能如鲁迅先生笔下,催人清澈明朗,像哈桑那样爱着世间每一个你——有此境界,便能让人着迷,便是我眼中文学之美。
在开学的第一天,我遇见了他——一个在小巷边靠收废品为生的残疾老爷爷。他的背几乎弯得呈九十度直角,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似乎也是脸上那层层密布的饱经风霜的皱纹中的两条。
我从小巷里通过,他一直眯着眼睛盯着我,好像我身上能掉下废品似的。那肮脏破烂的草绿色外套和衬衫就像天生长在他身上一样,用“量身定做”都不足以形容这种熨帖合适。他的嘴唇微微张开,似乎在呼唤什么。我害怕地连忙跑开了,这是我和他的第一次相遇。
第二天见到他是两周后的一个星期日,妈妈让我把家里的废纸箱给他,我极不情愿地走进了巷子,突然,一只大狼狗直冲着我追了过来。“啊……”我吓得夺命狂奔,可是却忘了这是条死胡同,根本逃不出去。怎么办怎么办?难道我要葬身在这里变成狼狗的午餐了?“啪!”不知什么东西从天而降,直砸到了狼狗的头上。“呜……”,狼狗痛极惨叫,气焰马上消了一半。原来是收废品的老爷爷将自己整天挂在身上的布包砸了过来。“汪汪……”狼狗狂吠几声,龇牙咧嘴地朝老爷爷扑去,老爷爷抄起一根棍子一瘸一拐地狠狠抽打着狼狗肥硕的身子。狼狗见自己不是对手,只好灰溜溜地逃跑了。
我瞬间惊呆了,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老人竟然这么神勇!“您……您受伤了吗?”
“没有,呵呵,小姑娘,没吓着你吧。”他的声音一点也不苍老,原来他是个中年人。
“我妈妈让我把这个给你……”我忙递过废纸箱,“谢谢您救了我,爷爷……不……叔叔。”
“哪能白要你的东西。纸质废品放右,按斤称。其他放左,看质量。”他收完废品又付给了我几元钱,便和我攀谈起来。“小姑娘,我是一个军人。我的腿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受伤了,为了不拖累部队和战友,我就转业回到了地方。因为残疾,我找不到工作,只能靠收废品为生四处漂泊。多少年来,其他人一看见我就害怕得绕道走,你是第一个愿意听我说话的人,谢谢你。”
“叔叔,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让我妈妈帮你找一个工作。”
“不用了,每个人的归宿不同,只要心不曾衰老,命运终会眷顾。再见!”他推起收废品的车,潇洒地扬长而去。
那一刻,我想我读懂了他,他的情怀,他的人格,我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