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家乡的习俗有很多,热热闹闹的,我们过得都开开心心。
现在,我们家乡到了除夕的时候,家家都贴上红红的春联和门神,各家各户都要放鞭炮,连绵不绝,“噼里啪啦”地响。放到天亮才停止放鞭炮。我们村满地都是鞭炮纸,红彤彤的,铺天盖地一般,让春节更加有欢庆气氛。
到了正月初一,我爸爸,叔叔,爷爷一起去祖庙里拜神,这也是我们家乡的传统文化。这一天,我们要带很多祭品,都是奶奶和爷爷亲手做的,有鸡,苹果,橘子,糖,烧酒,茶。那里真的是人山人海啊!人人兴高采烈,个个都喜气洋洋,方圆数百里的人都身穿新衣,云集来祖庙拜神,少则百人,多则万人,使祖庙成为人的海洋。
回到家后,我们还要拜神,中午是拜祖,下午是拜岁。
拜完之后,就开始吃团圆饭了。我们家乡的菜非常的好吃,有鸡,有肉圆,有炒粉,有……我吃得非常的开心。我们一家人吃饭,太好了。我夹菜给我弟弟,弟弟夹肉给我,一家人都敞开了笑脸。
正月初二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拜年,收到了不少的压岁钱,我也收到了不少的压岁钱,我口袋都放满了,也收到了不少福气。我和弟弟一起比赛看谁的压岁钱多。我摸着放满红包的口袋,我在心里想,我的应该是最多,我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晚上,回到家后,天空上有许多漂亮的烟花,那些烟花飞上天的时候像火箭一样。烟花越烧越旺,越烧越红。预示我们家新年会红红火火,幸福平安。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无比的开心。
除夕时节,除旧迎新,是大扫除的日子。我受母亲的吩咐,清理房中旧物。这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正是寂寞无聊之时,我从桌底下扫出了一张蒙尘已久的旧照片。
我拿起那张照片,用手轻轻拂去上面的一层薄尘。照片边角已泛黄折损,带有一种陈旧的气息。照片中是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扎着羊角辫。她身后的桥是用青石板建成,斑驳不堪的老桥印着岁月留下的痕迹,一种年代感扑面而来。
时间逆流回从前,我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最喜欢的事便是在淅沥的雨后,光着脚丫踩着松软的泥土,一路小跑到老桥上,看桥下小溪热闹的情景:妇女三两成群地在河边洗衣服、唠家常;好动贪玩的小孩,跑到河滩边上,踩着石头大胆地抓小鱼;老爷爷老奶奶在枇杷树下乘凉。我禁不住诱惑,便跑下桥,与他们嬉戏玩耍,那便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后来,我离开了乡村,可脑海中老桥的模样,一直挥之不去,常常在梦里望见那一抹桥影。我每次极力地往前跑,寻那老桥在何处,可那模糊而朦胧的轮廓只是若隐若现,寻不真切。
十年如利箭般转瞬即逝,我也终于要回到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小乡村,心情既激动又忐忑。
一下车,我抬首而望,竟差点被眼前的壮景吓倒:小村已不如当年的那般贫瘠,取而代之的是矗立的高楼,车水马龙的道路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那桂花树旁用青石板砌成的老桥也无影无踪。
我急忙询问父亲,老桥的位置。父亲抬眼望去,用手向我指了个地方道:“那里就是,不过今非昔比,它已不是当年的老桥了。”我顺着父亲指的方向望去,从前斑驳不堪的老桥,已摇身一变成为高耸宽长的大桥了。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桥梁稳稳地矗立在水面上,桥两边还有缤纷斑斓的彩灯闪耀。来往的车辆飞驰而过,漆黑的夜被彩灯和车灯照耀得光芒四射。梦中千方百计寻找的桥,换了个方式重新出现在我眼前。我意犹未尽地离开了这个地方,闭上眼,却全是桥被彩灯环绕的画面。
我想,即使老桥消失了,我也仍寻到了心中的那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