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瓦蓝瓦蓝的天空好像一颗刚洗过的蓝宝石,使人心旷神怡。
秋天的田野一望无际,稻子金黄金黄的,沉甸甸的。它们弯着腰,迎接秋姑娘的到来;秋姑娘来了玉米地里,玉米可高兴的,它特意换了一束金樱,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白牙;秋姑娘来到了大豆那一片。大豆也许是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高粱向来是怕见陌生人的,这不,见了秋姑娘,脸都羞红了。
秋天的果园,也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红彤彤的柿子,小朋友们见到口水直流;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小灯笼;黄橙橙的大鸭梨,挺着大肚子。
秋天的树林,所有的叶子都是金黄金黄的,枫叶像一个个手掌,好像在跟大雁招手,大雁也很懂礼貌,也跟枫叶说:“明年再见!”
我爱这美丽的秋天!
桂花,是我最喜欢的花,我们之前有个甜蜜的约会,有个八月中的约会。
“桂花八月开”这里的“八月”是农历八月,也就是阳历九月。当时正值中秋节,“赏桂”便成了我在中秋节之季必不可少的“功课”。桂花不张扬,花朵小而密,花香甜而浓,古代文人墨客并没太多赞美它的诗、文。但它以浓而不腻的香吸引着广大民众,使它成为“街边常客”。
我对桂花的喜爱,当然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在那“街边常客”的深绿色女汉子气息下,有一颗甜蜜而浪漫、更是细腻的心。
九月,桂花一树树地开。无论是单花细观,还是群花细嗅,都精、都细,都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在国庆节假之时,购买一箱桂花栗子糕,就是买到了秋的气息。一口咬下去,香、糯、甜的味道在口中徘徊,仿佛咬到了秋的气息。我,也爱吃它。“吃花”,在诗人眼里是多么地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吃桂花。
桂花栗子糕是金黄色的,撒着干桂花,包裹着香甜软糯的栗子酱,让人口水直流。栗子本身就生长在桂花丛中,这样做成糕,更是香味四溢。桂花的香、栗子的糯也在这糕中,融化了,它们也“入乡随俗”了。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名叫《故乡的桂花雨》,也拉上了栗子,不过写的是西湖藕粉。里面写了“桂花雨”,就是抱着树干使劲摇晃,桂花落满地,朵朵新鲜、完整。如果雨打过,风吹过,那可就差大了,不光香味淡了很多,而且不新鲜,模样嘛,就是现在所谓的“缺胳膊少腿”。我也试过,可纷纷扬扬落下的,不是金黄的桂花,而是无形的香气,嗬!那香气,真是美啊!人工无论如何也不能如此精细,香水是很刺鼻的,喷多了太呛人,喷少了缺淡了。桂花则不同,多一点是个大美女,少一点是个小仙女,各有不同。
桂花很香,有个保留方法:搞一些桂花,晒干,放进一个小盆中,一年四季都有桂花香。
桂花,是我最喜欢的花,我们之间有个甜蜜的约会,有个八月间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