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几生修得到梅花读后感8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35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这句出自谢枋得的诗,意思是山雨初停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寥景象,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或许不用几生,只静静地,用心地,读几首诗,就能接近更美好的自己”是我们这个阶段的人对这句诗最好的解读。

初识陈更,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上,那个一身蓝衣�i裙,总是笑盈盈,而且自信朴实思维敏捷的才女。她是90后北大博士生,也是《几生修得到梅花》的作者,但她身上却不存在印象中博士生带给人的沉默古板的感觉,取代而之的是扑面而来的灵气。灵气何在,源自诗词。因此,她的语言也是细腻温婉的,正如蒙曼在该书序言中所写,“一个喜欢诗的的女孩子,会造出更好的机器人,也会造出更美好的人生。”

《几生修得到梅花》不是散文小说,也不是学术议论,而是一个文艺女孩的关于诗词解读的笔记。它由上下两大篇组成,简单却掩盖不住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诗词特有的灵气和历代诗人所遗留至今的悟性。一首首看似平淡无奇的诗词在陈更的巧妙解读下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不是最耀眼的,不是最好的,却是最令人深刻的,最吸引人的。就像一汪温润的泉水缓缓流入微涸的心田,不汹涌澎湃,却能抚慰人的灵魂,填满人内心深处不易察觉的一个缺口。它带给人的是一种极度舒适的感觉,会把人带到一种不可言传的悲喜交织的意境,让你突然发觉原来我需要的是这个。那一瞬间,诗词的意境、气势、情怀全都迸发出来,我们真正和诗词融为一体,真正进入了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中。这不正是我们了解诗词的本意吗?

我们每个人都熟读唐诗宋词,有人甚至倒背如流,但是我们对诗词的认知是片面的,或者说是狭隘的。极少数人会用心去深入了解诗词。陈更却用灵魂去触摸诗人的灵魂深处,用心去揣摩诗人的情怀愁思,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浸没在诗词的世界中。为什么喜欢诗词?因为我们活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责任,责任也是一种束缚。说是喜欢诗词,倒不如说是我们羡慕李白、陶渊明这样的诗人,渴望从他们身上寻找心灵的慰藉,他们活成了我们内心深处最自由最美好的样子。陈更代替我们道出了这种渴望。

阅读诗词,本来就是两个时空的邂逅,更是两个心的碰撞。别再用电子产品麻痹自己空虚的灵魂。诗词不是唯一填补灵魂的方式,却一直是最好的一种。

腹有诗书气自华。

惹祸是广大未成年人常干的事,也是广大未成年人的家长痛恨的事。就算是美丽大方、足智多谋的我,也有惹祸的时候。

我小时候,爱上了蜡烛这样东西,于是我对妈妈死缠烂打,要她给我买了一包蜡烛放在家里。

有一天,妈妈出门去打麻将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于是我拿出了蜡烛,露出了“罪恶”的笑容。我满屋子寻找打火机,当我奋力找寻了五分钟依然无果之后,终于放弃了。我跑到厨房,打开了灶台,灶台顿时燃起了火焰。我赶紧把蜡烛头伸到火里。只见一缕青烟冒出,蜡烛点燃了。我关掉火,把蜡烛放到饭桌上。突然,饭桌上的纸被点燃了,“啊——”我大叫一声,瞪大双眼,连忙把纸巾扔进了垃圾桶。但是我忘记了垃圾袋也是塑料的,此时垃圾桶内已经起了熊熊火焰!

我赶忙去拿来水,往垃圾桶一泼,火总算是熄灭了,但垃圾桶却烧了个洞。

看到地上这一片狼藉的样子,我抹抹汗,心想:“今天晚上我还能好过吗?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