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草原之美作文6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11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相信所有人都听过这首《敕勒歌》吧,而这其中描写的辽阔草原,更是让无数的人心驰神往。

苍茫的草原美不胜收。放眼望去,布满了毡包,如同纯洁的白莲花;那奔腾如嘶的骏马,好似天空中的彩霞;成群结对的牛羊,仿佛是雪白的棉花。那悠扬的马头琴声再次传入耳旁;那蒙古人爽朗的笑声,在耳畔荡漾。这里草如毯,云如絮,风知情语,花知人面。每踏一步,都能闻到青草的芬芳。

在阳光的照射下,草原形成了一场颜色的盛宴;进出,颜色极浅,成嫩绿色;向前移动,像豆绿色;极目远眺,如油绿色;凝视远方,似墨绿色。由近及远,由浅及深,这不正是一幅浑然天成的美丽画作吗?

如果你从上方看,草原像张画布,以绿色为底,棕黑点缀;在地面看,草原像场电影,用牛羊骏马诉说着剧情,站在山上眺望,草原更像个乐园,人们享受着幸福的生活。

这里还是神圣的殿堂,是神灵生活的地方,是我们心中的向往,也是蒙古人的信仰,更是世界中的一份希望。

草原就如同绿色的海洋,风一吹,就有了此起彼伏的“波浪”,期待着人们欣赏。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青草中央夹杂这许许多多的野花,有赤红色的,有褐紫色的,还有钴蓝色的……

不知你可曾听过牛马不停地嘶鸣;不知你可曾看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不知你可曾呼吸过青草的芬芳;在这里,你可以张开双臂,去拥抱可爱的青草,恬静的白云;轻闭双眼,去感受和煦的阳光,怡人的清风,你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心灵的释放。

时间犹如一列单向行驶的火车,没有回头。过去点点滴滴的一切欢乐与辛酸仅留于记忆深处。蓦然回首,小时候,挨着我家的那条街道上总能看见一个一个糖人摊。转糖人那时可是最流行的玩意了,这自然吸引了不少与我同龄的孩子们。

转糖的人是一张年轻的面庞,个子不高,眼角总带着充满盼望中的微笑,衣服的样式已经有些土气了,但很干净,他的双手手指粗壮,皮肤布满了龟裂,有的裂缝已经有些红肿,指甲弯曲,指甲缝黑黑的,小摊前挂满了已经完工的各种各样的转糖。

转糖小摊摆设极其简单,一张木板钉的桌子,桌子腿立在简陋的小平板车上,一口锅在桌边,锅下面是固定在小车上的煤气灶,灶的下面是小罐的煤气,煤气灶的火焰很微弱,但锅里熬着金黄的麦芽糖冒着热气,表面不断有气泡破裂,能听到咕咕的声音,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桌子右边还放着一面转盘,上面画着各种颜色的图案,有制作工艺简单的公鸡、桃子“,也有工艺复杂的”板龙、飞机“,等图案,买糖的人可以随意转动它,选中了转糖人就会给你做出相对应的图案的转糖,桌子的左边是一块白色大理石板,是他塑糖的地方。

每当孩子们围着他看他做糖人时,孩子们唧唧咋咋,小脑袋在他面前晃来晃去,他总是用右手食指贴在嘴唇上,示意他们安静,于是他们真的安静下来。他看着这群孩子的眼睛,似乎他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眼神中充满疼爱,眼角流露出充满盼望的微笑。

他双手看上去有些笨拙,但工作起来就让人感叹他绝对是一位能工巧匠,他拿着勺子不停地挥舞,仿佛像手握画笔尽情的勾画,自由的挥洒,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一笔笔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飞奔的骏马、顽皮的小猴、美丽的蝴蝶呼之欲出,精致的花朵、起伏的群山、灵动的流水惟妙惟肖,夸张的明星肖像传神而不乏幽默,再按一根竹签,用两小块糖加以固定,等冷却,最后用不锈钢片铲下来,这样一个转塘就制成了。他创作的速度惊人,让人感觉像似“魔术师”,能“无中生有、千变万化、绚烂多姿”。

创作结束后,小伙子欣赏自己的作品,眼角仍是充满盼望的微笑,此时,我觉得这转糖人更像一位充满活力的画家,不断尝试新的灵感。

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我在街上还曾经见过一两个恰如当年的转糖小摊,但是他们的生意清淡很多。那种盼望的微笑也很少见到了,不知何年何月还能与那位我心中的艺术家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