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老师在晚自习的课上,给我们做了一次实验。
首先准备材料小苏打、白醋、蜡烛、火柴、玻璃杯、一把汤勺。
开始做实验了,首先将蜡烛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点燃火柴,引燃蜡烛,然后放在一边,保持适当的距离。 然后取出玻璃杯,用汤勺舀一勺小苏打,倒进玻璃杯,再舀三勺白醋倒进玻璃杯里,记住倒入玻璃杯里的小苏打和白醋的比要是1:3。 倒好之后,接着玻璃杯里产生了气体。这种气体是什么呢?我在这里先卖个关子,让大家猜一猜。我们拿着玻璃杯,轻轻的倒向燃烧的蜡烛,蜡烛突然间熄灭了,恐怕大家只要一听把蜡烛被这种气体熄灭了,就知道这种气体是什么了,没错,正是二氧化碳,在倒的过程中,记住不要倒得太快,蜡烛上的火苗熄灭后,玻璃杯中留下了一种液体,这是什么呢?是小苏打?是白醋?不,不不,都不是,玻璃杯中留下了这种液体叫做醋酸钠,这种现象又叫做化学变化,怎么样?是不是很神奇,于是老师又给我们普及了一下,说其实我们买的汽水,一打开瓶盖,发现瓶子里飘上来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知道了怎样制作二氧化碳,同时我也知道了只有有顽强探索的精神,才会成功。
天蒙蒙亮。
公交车上,我背着书包,在原地着急地等待,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的右手在不经意间攥紧了衣角:“阿姨,我把十块钱给你,你帮我破三块钱就行,我是周围学校的学生,每个星期都会坐这班车,不骗你……”我咬着下嘴唇,仍不死心地问道。阿姨把脸别到别处,拿起手机玩了起来。后面一位大姐姐问道:“姑娘,你还差多少钱?”“一块”我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哦,我这里有。”我立刻感激地接住,道了好几声谢谢,这才拿钱,投了硬币,一回头,才发现,一车的人皆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还有那个阿姨,难道担心我拿假钞换硬币吗?这些冷漠,看笑话的情绪,像石头堵着我的心口,让我闷得喘不过气……
我抱紧书包,另一只手抓紧扶手,手脚冰凉。直到同伴上车,我才呼出一口长气,借了钱还给了那个陌生的姐姐,同伴听了我刚才的遭遇,也只能深表同情。
又过了很久。
广播里传来空洞,没有一丝温度的女声,提醒我到站了,我与同伴拼尽全力地向后门挤去,一步步跨过堵在过道里的行李箱,两道的人纷纷烦躁地抱怨起来。我情不自禁地把声音压低:“不好意思,让一下……我……下车……”手上的书包被压变形。快到门口时,司机突然把门合上,车子缓缓地移动了,我慌忙地大喊:“等等,还有人呢……”同伴也费力地扭过头喊到,车子又一次停住,车门打开。我们匆匆下车,旁边一位大叔不耐烦地催道:“能不能快点啊?别耽误我时间啊!”原本一言不发的人们,这时候像是约定好的一样,纷纷叽叽喳喳地抱怨起来。嘈杂声尖锐刺耳,硬生生割破了安静微亮的清晨……
我的呼吸急促起来,脸憋红得像要滴出血,一晃神,身子失去平衡,打了个踉跄。他们冷漠的表情,嘶长尖锐的埋汰声,堵着我那颗渐渐寒冷的心,刚才的场景一遍遍在脑海浮现……像一潭沼泽,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与同伴随着人流,安静地走着,一路无话。在人行道上,红灯亮了,众人纷纷停住脚步,耐心又安静地等待红灯。周围人的脸上挂着微笑,“早啊!”“早!”几句暖心的问候,让我冰冷的手脚渐渐回温,伴随着还有渐渐被疏通的心,似乎没那么堵了,我与同伴相视一笑……
终于,阳光冲破云层,天大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