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记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令人留恋。我永远记得7岁那一年发生的一件事。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约上几个小伙伴来到田野玩,突然听到“呱呱”的叫声,我断定有青蛙要出洞了。便顺着声音找去,果然发现不远处一只青蛙趴在洞口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机会准备出来。我想:今天一定要抓住这只青蛙,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一下。我张开双臂蹑手蹑脚地向青蛙走去,然后猛地扑过去……突然“扑通”一声,原来我被脚下的泥块绊倒了,摔了个大跟头。我难为情地爬起来,摸摸自己摔疼的膝盖,心里又气又恨。
“哈哈哈”小伙伴们指着我笑得前俯后仰,原来我摔倒了,脸碰到了洞口潮湿的泥土,脸上、眉头、嘴巴上全是泥巴,成了一个唱戏的大花脸。青蛙没抓住,却害自己出洋相了,这正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他们都说我是罪有应得。因为青蛙是益虫,不应该去捕捉它,而是应该保护青蛙。我想想也是啊,明明知道青蛙是益虫,为什么要去捕捉它呢,真不应该这样做!
童年里发生的事无论是让你快乐还是让你悲伤,无论是让你生气还是让你后悔,它永远都会留在你的记忆里,给你教训给你力量,让你不断地成长!
当代社会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让人有些头晕眼花。新时代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社会要求,那便是如何在当今社会里守住灵魂的本真,如何在当代彰显新青年的爱国情怀?
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踏踏实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它不只是口头上的寥寥数语、侃侃而谈,而更需要用个人的行动去落实。正如朱自清,作为一代文豪,不只在文学上令人称赞,其坚贞傲骨也是值得尊敬。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面粉可谓是奢侈品,但他毅然决然地拒绝美国的“救济粉”,宁愿饿死也不能享受这嗟来之食,这是何等的傲气!
朱自清用行动表现自己的爱国之心,而鲁迅先生,则拿起笔杆,揭露一张张黑暗罪恶的画面。他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便深刻谴责了当时腐朽黑暗、不顾民众死活的当权者。当一个个如刘和珍这样的热血爱国青年死去,他难掩悲怆,“只能从无数青年的血浸染的土堆里挖一个小孔苟延残喘,才不至于真正窒息”。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敢说敢写,令人敬佩。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纵观历史,有民族气节的人实在太多太多。像那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像那苏武牧羊十余载终不悔,像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只为一展爱国豪情……他们如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的爱国之路。
转眼当今社会,爱国者也有不少,但冲动盲目爱国也并不可取。像有的人借爱国之名大肆哄抢或是毁坏他人财产,显然是幼稚行为。
当代中国愈发强大,理性爱国,心怀清风,才能让我们亲爱的祖国更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