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节日有很多,最隆重的莫过于春节了。
除夕这天是最忙的。为了做出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人们忙着杀鸡、宰鱼。为了让屋子变得干净,还要屋里屋外进行大扫除,就连藏在角落里的蛛网也要清理。开饭前,烧红的鹅卵石放在新摘的扁柏上,烫出的浓烟散发出刺鼻的味道,然后用小瓷盆端着满屋子转,以此来熏走屋里的晦气。贴红对联,放红鞭炮,挂红灯笼,处处充满喜庆的气氛。贴门神,用来驱鬼;放鞭炮,用来驱赶年兽。
年夜饭很有讲究,吃长菜,常吃常有、长长久久。吃鱼,年年有余。吃煮的南瓜,甜甜蜜蜜。吃葱,聪明。吃蒜,有算计。添饭要朝着边沿添,表示团圆美满。
吃完饭,父母往往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孩子们在一起疯玩,哪怕玩到深夜,家长也不责怪,因为大年初一早晨是可以睡到自然醒,不许叫唤的。大人们往往喜欢看联欢晚会、打扑克,守岁到12点。因此,也睡得很晚。
初一早晨,家人到寺庙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幸福,祈求孩子考上大学,祈求子女婚姻美满。总之,都是说一些很吉利的话。
春节期间,不剪指甲,不理发。理发只能在大年前,或小年后。而走亲戚,给长辈们拜年却很盛行。大家图的就是热闹,在一起说笑,共进美餐,去景点玩乐。浓浓的亲情在喜庆的节日气氛里缓缓流淌。
过完年,人们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模样,而过节时的欢快场景却一直在人们的脑海中浮现。
早上,闹钟唤醒了我。迷迷糊糊地摸了摸眼睛。穿衣服,梳头,洗脸,做饭,那么平常。有时候,我在想:别家小朋友都有父母做饭,都有父母早安的问候,为什么我没有,真是糟透了!
去学校的路上,抬头看看天,一片暗灰色,时不时还有凉风袭来,钻进我的衣服。咝,真冷。突然听到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是我昔日的好朋友。不过,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她是坐车去的,而这个车上有一种浓浓的爷孙情感。
中午,放学的时候,天上太阳很大,不过并不暖和,和平常一样,我和一个朋友哼着“浪人琵琶”的调调,悠闲往回走。
一进门,我就闻到了一股饭香,看着妈妈在厨房里劳作,妈妈转头看见我,边干边说:“在门那儿做什么啊,快进来吃饭。”我点点头,心想:这就是幸福吗?
吃完饭后,该去学校了,耳后传来妈妈的叫喊声,无非就是让我把妹妹顺带到幼儿园去。其实我很不乐意,不过还是接过妹妹的手。
到了幼儿园,我目送妹妹进去后,就立马飞奔到我和一个朋友“约”的地方。看到她脸上不耐烦的表情,心想:什么鬼东东,哼,自己不能送吗?
晚上回到家,不知因为什么,我突然倒在沙发上。妈妈一见,立马把我扶了起来,叫爸爸过来。迷迷糊糊的我只能感到有只冰凉的手一直在摸我的头。等到我醒来的时候,看见妈妈睡在我旁边,爸爸黑黑的眼圈,这就是幸福吗?爸爸看到我醒了,给我端了杯水,作势要叫妈妈起来,我制止了他,这时,我发觉自己貌似长大了,也似乎理解幸福是什么了。
幸福,可以是一句问候,一碟饭菜,也可以是一个焦急的眼神,一段久久的陪伴。也或者,一个被托付,一个被信任。其实,只要伴在我们身边的,都是幸福。只是,我们需要用心去寻找,去捡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