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与时光对饮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52

冬露甚寒。清早,伴着三声钟鸣走出寒山寺,发觉寺后一条旧巷充盈着桂花糕的香气。原是那桂香被糅进软糯的糕中,合成五瓣花之形,一口下去,仿佛咬到了江南最柔软的地方,唇齿留香。当我沉浸在这小确幸中时,忽然忆起一位在阳明山上用桂花酿酒,与时光对饮的清雅之人——于几日前与世长辞的林清玄先生。

过客来来去去,故事分分合合。自有记忆起,在我的世界里总是“惟有饮者留其名”。曹操走来了,“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他对酒当歌,痛饮快哉;李白走来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人俱明月共醉,酒后绣口吞吐半个盛唐;李清照走来了,三杯二盏淡酒泡着满心寂寞,忆着少女时代的“常醉溪亭日暮”。我想,经过风雨飘零,仍能与时光对饮者,必是深爱这人间的。

有一天,又一位饮者路过我的全世界。那便是与众不同的,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林清玄。这位饮者,不仅能与时光对饮,更能通过文字,教世人“如何对饮”。

初识,是小学语文课文《桃花心木》,他启迪我从种树人的故事中懂得成长的真谛。再遇,是《与时间赛跑》一文中,他勉励我做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而后在我的生命中,失意时有他的“归来仍是少年”的鼓励,浮躁时有他“人生最美是清欢”的慰藉,成长路途中铭记着他“今天要比昨天慈悲”的宽容。不仅如此,他教我用春水煎茶、用昙花熬冰糖、用美来感知世界、用爱来表达情感。如若没有他,我亦不会因一块小小的桂花糕而感动。

认出了生活的模样,就会与时光握手言和。

生于农民家庭的他,常感叹自己幼时吃不饱饭,烤蟋蟀解馋之事。一盘菜端上来,兄弟姐妹皆忙于给盘子里吐口水,免得自己的食物被抢去。然而他却能脱身于纷繁芜杂的尘世黄埃,把时光揉碎了浸入酒茶中,细细品,再细细品,经历的都是世事难料,笔下却是岁月无恙。

斯人已去,亦是温柔。

时间一直走,但我们心中的林清玄却未曾远去。

我想,告别他的最好方式,便是体悟他之精神。在永不消逝的文字中,我们终将通过他学会与时光对饮,以慈悲之目光看待先生所深爱的世界。诚如是,先生在上亦含笑饮眠。

先生,多希望在某个月满西楼的时刻,与您对饮一杯桂酿啊!

天寒露重,愿君保重。

财富,是一个多么巨大单词。它可能代表着堆砌的金山银山,也可能是一张存款数百万的银行卡,这或许是亿万富翁的衡量标准。而我最大的财富,是一块陈旧的棒糖与一枚一元钱的硬币。

谁没经历过贪玩爱闹的童年呢?对很多孩子来说,渴求的不过是父母给的一点零花钱,用它来买一两块泡泡糖或一根老冰棒。可我却连一毛钱也拥有不了——父母执意不给我零花钱。每当放学后孩子们成群结队涌向小卖部时,我摸摸自己空空的口袋,心里也空空的。

正是这样一个仲夏,蝉叫得惹人心烦。我顶着满头大汗,想着朋友新买的草莓冰棒走进楼道,却看见了对门的老太太,我有些惊讶——她老伴病逝,一人独居,除了偶尔碰见她去买菜,其他时候是看不到她的。此时,她笨拙地屈着腰,颤抖的手滴着血,握着扫把一点点扫着地上的瓷片。我连忙走近,她老得眼睛有些浑浊了,半响才看清我,说:“好孩子回来了?快进家门去吧。”“奶奶!”我担忧地凑到她耳边(她耳背)“我来帮您!”说着要接过扫把。“不要!不要!”她忙喊,一用力手又滴下一滴血,她痛出声。“我先帮您把手包起来好不好?”我拿过扫把,领她进屋,翻出了医药箱。捧起她的手——那双满是皱纹的手,那双无比苍老连血管也显出的手,包扎起来。抹酒精时她有点痛,颤了一下。我连忙低下头给她手吹气,她又平静下来。原来老人老了会这样像个孩子。安顿好她,我站起身拿起放在门外的扫把,扫起瓷片。正好扔掉,她却急忙站起来,步履蹒跚地向我走来。“不要扔!这是我老伴留给我的。”我明白了其中的意义,这片片破碎的瓷片承载了多少回忆,多少幸福感动的往日时光。这是奶奶的爱情,她最大的财富。我把瓷片收好,一片片洗净,装在小袋子里,郑重地交给奶奶。夕阳洒进来,还带着仲夏未消的炎热与嗡嗡的蝉叫。金黄的光洒在奶奶的白发上,瓷片上还有我满是汗珠的脸。天还是那么热,我却想不到那口冰棒了。

收拾完我告别离开,奶奶叫住了我,往我手中塞了什么。我低头一看——是一块老式的棒糖与一枚一元钱的硬币。“太谢谢你了,孩子。”奶奶温声说。

回家后,我珍惜地把它藏在了我的小盒子里。从那以后我似乎再没有提过零花钱,也不觉得它珍贵重要了。

我的财富,是藏在那糖和硬币后的快乐,是我助人为乐传播善意的快乐,用劳动帮助他人的喜悦。有了它们,谁还会在乎那不劳而获拿来消遣享乐的几块零花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