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茂密荆棘,攀巍峨高山,涉汪洋大海,人生长路漫漫,也不畏赶路前行。
梵高有言: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族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我要前行。是啊!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时而波涛汹涌,时儿浪静风平。前方的路太漆黑,希望的烛光再微弱也不能驻足不前。对夜的厌恶,对光渴望,便有了一群赶路的人。
苏东坡“竹杖芒鞋”远赴滴地。路途艰辛,依旧“蓑雨前行”。李时珍遍尝百草只为解决人民苦疾。又有多少墨客文人,为了心中那份执著夜以继日、披风斩棘。
“有些人追求永恒的美,他们将苦难放到短暂的身命中”。即使生命很短,也无所畏惧赶路的人坚信,路的尽头便是“皓月长空、静影沉壁”的风景。
巴勒斯坦的领袖阿拉法特,用一生70多个春秋,在争取民族独力的崎岖道路上坚定执着地赶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几十年奋斗的花朵,绽放在成功的瞬间。正因为有了他对信念的坚持,才有了赶路途中的无所畏惧。
赶路的人即使山长水阔,狂风暴雨,也坚信繁星闪烁会指引前行。雨露甘霖会滋润人心肺腑。狂风骤雨后,天空划过的绚丽的彩虹。苦坐一夜后升起的第一抹初阳,硕果累累,瓜果飘香。农民伯伯黝黑脸上洋溢的微笑,都是最美的瞬间。
赶路的人追求并不定有多鸿大。不似一杯浓酒,却是一杯闲茶。不似烟火绚烂,宛若天边晚霞。“鸡声茅店日,日迹板桥霜。”又是何等惹人怜爱。
踏着清晨的露,抚着柔阳,吹着微风,嗅着花香。我们赶在人生的道路上。前方或是朝阳或是瘴烟,或是深渊或是康庄大道,我们都不是前行的赶路。我们深信艰难困苦后的鲜花开得愈香。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生不去赶路,怎能知道自己是有多优秀,世界是有多美丽。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年轻人,背上包,为心中那份燃烧的执着赶路吧!
吾曰:“在世上赶路,方能常胜。”
我曰:“慢慢走,欣赏啊!”
从初踏红尘,我步履匆匆,去追赶闪着金光的彼岸,却未曾有过停歇,去欣赏日升月迁,探究桑田沧海……
雪小禅有言:“生存于世间,当你学不会停留,当你只会奔跑,你就失败者。”静言思之,然也。赶路的我们只会行色匆匆,只会忽略我们人生旅行的真谛。氢我们要试着慢行,适宜欣赏。
从地狱到天堂,我只是路过人间。作为一位行者,我们的目的不是彼岸,而是周围的风景。赶路使我们心性浮躁,使我们成为一具只顾前方的走尸。
赶路是一种浮躁,匆忙的人生态度。俗话说:“细水长流”,涓涓河水汇成大海,非一日之功,微小的水滴点透石块,需要的也是渐渐、缓缓的态度。自然界的各种启示,是在表明人也需如此。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追求成功财富,荣誉,所以甘心赶路。殊不知能达到金字塔顶端的人只有两种人。一是像鹰一样翱翔于天际的天才,另一生中就是像蜗牛一样慢慢努力的行者。高智商的天才万里挑一,普通的行者千篇一律。可就是在这些千篇一律中,我们也可以找出登上金字塔的蜗牛。
王羲之练字,“入木三分,墨染池水”,这是渐渐地效果;司马迁的《史记》,“史家之绝唱,天韵之离骚”,这是慢行的效果;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响彻上海滩,这也是慢行的效果……历史上的名人无不昭示着:慢慢走,欣赏啊!
赶路就意味着奔跑,那么在行动前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和思考,那么这样行为得到的结果会令人满意吗?反之,如果我们有长时间的前绪工作,会有更充分的思考,我们就会寻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这样想一下,慢行的效果是不是比赶路更好!
一步一个脚印,要的是踏实;而赶路则是走马观花,可这样的“观花”你又能观察到什么。我们是不曾观察过树的年轮吧!你知道它的另一层意思吗?留个悬念,就当是留给自己慢行的一个机会吧。
赶路是策马,而慢行,则像古老黄昏下的走马灯,美丽而深刻……不急不缓地转动,回放着它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