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挑山工读后感6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67

在这个假期,我读了《挑山工》这篇文章。它主要讲述了泰山上的挑山工登泰山时,行走的路程比旅游的人多,而用的时间却比游人少。说明了为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地去做,就能成功胜利。

这不禁使我想到了科学家们为研究一种东西花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想到了那些为自己梦想奔跑不停的人;想到了自己学舞蹈的事情。

舞蹈是一门艺术,优美的舞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如痴如醉。看着婀娜多姿的舞蹈演员,我不禁有几分羡慕,便也开始学起了舞蹈。

刚来到明亮宽敞的舞蹈教室,我就兴奋不已,连忙换上舞蹈服在教室里一会儿蹦蹦跳跳,一会儿爬上杆子。过了不多久,舞蹈老师来了,老师叫我们一个个趴在垫子上,双腿打开,用尽力量让臀部贴近墙壁,贴不进的话,老师就会慢慢来给我们压。看见老师在给别的人压时,一个个被压的人都哇哇大叫,鬼哭狼嚎,这让我不寒而栗,轮到我了,老师把脚放在我的腿两边,轻轻慢慢地往里移动,我也越发着疼痛,忍不住叫了出来,眉毛也好似打了个结。过了几分钟后,老师叫我们出来,我们的腿麻木不堪,只好慢慢出来。

一回家,我连忙对妈妈说:“学舞蹈太累了,我不想再学了!”妈妈听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听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老话吗?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坚持不懈,就像挑山工一样,这样才能站上舞台。”听了妈妈的话,我心悦诚服地点点头。这也正让我明白了一个理:做什么事都应该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去做,才能成功。

类似的事,不正是挑山工的写照吗?

青不板路,明月松间照,照亮旅人前行的道路,那柔和的目光于无形中轻抚他们劳倦身躯。清泉石上流,流一方恬静淡泊洗云他们一身尘埃。

那月光柔和而不耀眼,那泉声淙淙而不是海浪撞击山石似的猛烈。万物之法,探寻具源,则会发现:适度之法方为大美。

不由得想起了那位沉浸于凡尔登湖的闲适人生,但却也知时的从中脱离,用心灵之笔写下《瓦尔登湖》的梭罗。沉浸却不痴迷,喜爱但亦可放手。倘若他只是一昧地偏安一隅,或许他也只会是芸芸众生中一粒不惹眼的尘埃。

梭罗选择适度的跳出那个生活圈,却用笔记录那些岁月里领悟的“美”,成为永恒则是他的智慧。

适度之法,犹如古时将士们使用的弓箭,唯有于一定范围内,方可使其发挥出原本应有的功效乃至最佳。反之,弦断人伤,终是两败俱伤之理呀!

我曾读过一则新闻,儿子从小被母亲宠溺,因是老来得子,不经又多了几分爱意。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儿子的脾性于母亲无私的包容放纵下恶劣到了极致。终于,一次母亲唤儿子吃饭,却困扰了他的游戏被儿子呵斥跪洗衣板!悲剧于此往往是会发生的。夜半,父亲起身将儿子活活打死。

究具罪责,是儿子的过分还是父亲的暴躁?我道:此乃亲母溺爱之过呀!母亲于放纵中让儿子成长,这早已是违反适度的道理。那失天丧子之痛,便是自然法则——适度对她最好的惩戒呐!

草长莺飞之季,牧童骑中扶笛,他见到了莺歌燕舞,他也曾见夏曰竹风穿庭,碧荷生香,又见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亦曾记得冬日那寒梅傲枝时的模样。他爱四季,不钟情唯一,对每个时令都适度的喜爱,方可亘久绵长。

杜工部诗词风格沉郁顿挫,李白则乐观豁达,但太过则变成了一种僵硬之风,不如退一步,汲取适度之法,思想激流的碰撞亦可闪现出别样的浪花。宁空毋实,宁醉毋醒,于适度之中采撷那沁人心脾的芬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