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家灵魂的归宿作文800字

admin 五年级作文 2023-09-21 117

又是一年春节至,全国各地张灯结彩。坐在归乡航班上的我,望着窗外九州大地一道道飞驰的列车,嘴角抹出一丝笑容。春运的途中,大家都赶着回家。

何为家?“家”这一字包涵了许多。从文化角度上看,“家”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对象。无数千古绝唱皆出子“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情感角度,家是人们灵魂的归宿,在异乡的人们,心中难免也会有思乡之情。随着时间的滋养,这“家”思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唯有归家,才能安放这颗炽热的游子心。从历史的角度看,家源远流长,农业文明所带来的安土重迁的思想使得一个人与家人相处的时间非常之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依恋之情,再加上户口制郡县制,重农抑商等一系列制度的实施,人们更偏向安居乐业,与家人已生活在一起。对于中国人来说,家的本质就亲人团聚。人在,即家在。

既然如此,一直在家人与家人一起生活岂不美哉?那为何要分离家呢?

离家的大多数是年轻人。年轻人身体素质好,精力旺盛,心中的梦想是引领他们行动的风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年轻人奔向那心中的城市,一展宏图。离家为的是实现梦想,为的是完成在家乡无法达成的愿望。

既有离家,自然有归家。这归家的意义就是无与伦比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家的历史贯穿了上下五千年,人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各奔东西,路上是一个人,心灵上同样独行。这孤独在时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这时,人们便会无比的思家,因为自己那无处安放的灵魂,也因为家是灵魂的归宿。因为人心中都有家的种子,才会有“每逢佳节倍思亲”。到了春节,这孤独感如洪水决堤,势不可当,击垮人们心中所有的防线。惟有家才是安放我们流浪着的灵魂的归宿;惟有归家,才是消除孤独的之苦,滋润灵魂的最有效手段。归家,人们灵魂走向归宿的途径。

春节期间,有一部电影《流浪地球》。这部国产科幻片与国外的科幻片大相径庭。让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人类竟然将地球移出了太阳系,推向新的地方。实际上,这正是中国人对家执念的体现。地球,是全人类的家,宁可放弃空间站,也要挽回地球,挽救全人类的家!这是多么可敬的信念,这是中国人对家的执着。

中国的春运是世界上最庞大人口迁移。为什么要不远万里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呢?对于中国人来说,为的就是心中对家的执念,为的是安放自己心中对家人的思念。正是如此,对于我来说,家是灵魂的归宿。

小小的蜡烛

光是事物所追求的,光给予人一种安全感照亮一寸又一寸的土地,蜡烛也是这样,它用自己的身体点亮四周,却不曾后悔。

在它那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怎样的精神?

隐隐约约记得我有一次正坐在电视机旁,看着精神的电视节目,忽然间,四周黑了下来,我一惊,发现是停电了。我原地坐了一会儿,心中不知为什么出现了恐惧。我害怕地看着四周,我翻出一个蜡烛,将它点燃,一下子光散布了整个房间。我慢慢地放下心来。过了不知多久,我感到了无趣,随手拿出了一本书,看了起来,我看了似乎很久。心的恐惧逃得无影无踪,心中似乎也出现了一支燃烧的蜡烛,照亮了我的心。那一夜,我看完了一本书,虽然书很薄,但那也是一份知识。烛光虽然不大,但也照亮了我的心。

蜡烛有着怎样的精神,让它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这可不是常人所能做出来的。路灯也能照亮每一寸土地,有时亮度也比蜡烛强,但路灯却远远不及蜡烛,蜡烛的光虽比不上路灯的光,但蜡烛靠的是自己,蜡烛并没有像路灯那样外界的支持才能发出光亮。蜡烛燃烧自己的躯体,散发出自己那微弱但又珍贵的光去照亮世界。

蜡烛的品质让人赞叹,它默默无闻地牺性自己去照亮别人,它的光让人感到安全,让人有学习的机会。烛光很朴实,它不鹤立碍群,但也不冲当末尾,它只是一个平凡又不爱张扬的蜡烛。

它只是一个蜡烛,一个再普遍不过的蜡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