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在我以前的印象中,就是士兵在战场上杀敌无数,为国效力。可有一件事,却让我改变了对爱国的认识。
那是半年前的事了。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作业写完了,我便跑到公园去玩。走在清幽的小道上,闻着周围淡淡的竹叶清香,我正享受着这难得的片刻惬意。
突然,一阵隐隐约约的歌声传到了我的耳中,旋律很熟悉,只是因为隔得远,所以听得不太清楚。我向着声音的来源走过去,随着距离的拉近,歌词清晰地传入了我的耳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旧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安全的时候……”
我有些疑惑:谁在那里乱改国歌?他不知道改国歌是犯法的吗?我又向前走了几步,想上前批评他,却发现他是一个中学生。我有些犹豫。正当我犹豫该不该去提醒的时候,一名胸前飘扬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走到了那位中学生面前,说:“你好,哥哥,国歌是不能随便改的。”那个中学生一听,顿时涨红了脸,走开了。我想:爱国,应该就是短短的一句提醒吧。
我又猛然想起一件事,记得几天前地理课上,地理老师正在讲作业,讲到一半的时候,她顿了顿,说:“作业上被我写了‘字写得像野马’的同学举个手。”我环顾四周,想看看是谁的字迹这么潇洒。视线在前方定格,哦,原来是他啊。听着地理老师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一手好字的重要性,我突然想到,汉字是几千年前的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身为中国人,应该写的一手漂亮的汉字。
爱国,是要从点滴做起的。
记得四岁时,我穿着小旗袍,开始了我生命中第一次苏州古镇之旅同里游。之后乐此不疲游览了很多苏州古镇:周庄、木渎、�f直、沙溪、锦溪、千灯、震泽、黎里、浏河、枫桥……
苏州的古镇是一册秀慧兼具的巨型画卷:悠长的青石板小巷里,悠悠的晨曲带着细雨,卖花阿婆颤颤微微的叫卖声里,白色茉莉花的香气缠绕着梅花糕的香甜,饭店点心店飘出的蒸汽和香味弥漫了一街!不时传来阵阵江南丝竹声,有着“咿咿呀呀”的昆曲评弹评书越剧,大师名角的深情吟唱和民间明星们的轻松哼唱相映成趣!我虽然听不大懂,但那俊美的扮相、华丽的戏服已经吸引了我好奇的目光!推开菱花的格子窗,那小石桥上爬满了青藤,斜斜地垂向缓缓流动的河水……
“那一弯流水绕过了千里万里,那一首昆曲吟唱了千遍万遍,那一份相思种植了千年万年”,于是那个地方就叫苏州古镇!到同里,对于我这个“小美食家”来说,第一印象还是味道:蜂窝煤、茶叶蛋、扯蓬豆腐干、梅花糕、芡实糕混合的味道。踏入那些老房子,我还闻到一股奇特的味道,妈妈说:“几代人呼吸的味道全浸透在墙壁里了,幽幽散发出来,所以古镇那样有味道,江南那样有味道啊!”所有的古镇肯定都有一条长长的弯弯的河,那些水乡特有的粉墙黛瓦的房子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河的两边。“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同里的河中,同样悠悠的飘着一些摇橹船,船上坐满了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四岁的我挥着胖乎乎的小手和他们说:“Hello,WelcometoSuzhou”,他们中有位会中文的老外笑着回应着:“你好,你好,中国娃娃,旗袍,好有味道!”我听到了味道,和妈妈说的味道一样吗?应该是一样的,苏州文化的味道不仅令我沉醉,也让老外们沉醉,这是文化的自信!
这是小时候的味道,一直萦绕在我心中,越长大越浓郁……我生活在江南,我喜欢雨打芭蕉里的昆曲评弹,杨柳晓风中的旗袍微影,杏花春雨的油纸伞,丝竹声中流出的江南,吴侬软语中站起的江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在我的心中低吟浅唱……在这里,撑一把油纸伞,和你一同穿行在江南的杏花春雨中,追寻儿时的梦里水乡!
苏州古老又年轻,古典又洋气,经典又国际,我喜欢这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