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诗说中国文化作文8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40

难忘那些品读诗词的日子:一个人,站在小区弧形的拱桥上,赏着这一方宁静,借着月光,凝望着平静如镜的潭面,不禁想起诗人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遂即跌入了诗词的幻想。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纽带,贯穿古今。

做客李白,迷迷糊糊间悟到了他那“一人饮酒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对饮酒的狂爱。我知道:那是一种无伴也欢欢喜喜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一种不醉不归的热情豪迈;那还是一种属于放荡不羁的游子的仗剑天涯;那更是一种一瓢葫芦、一把长剑的一曲长歌一剑天涯,在酩酊大醉里仍书写着千古绝唱,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怀?那醉酒的青莲剑仙仿佛又是那样接近,我仿佛又被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万丈豪情所撼动。

问道杜子美,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细细揣摩,终于品出了那家破人亡的凄凉,生于这个安史之乱、战火纷飞的时代,子美,这个苦命的“诗圣”,作的诗可谓论不尽的哀愁、道不尽的忧伤。八月,秋风怒啸,卷起了他屋上层层茅草,悲惨的是,仍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的酸楚。就是如此可怜的子美,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的酣畅淋漓,不愧为唐的著名诗人。纵观杜子美,他的一生,不正好映证了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吗?

却看苏轼,他绝不仅仅是开创了北宋文坛的豪放派,更是胸怀大志,当他40多岁之时,仍能写出“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是何等的狂,词人仍欲像汉代羽林军一般“锦帽貂裘”,一展英姿,一展宏图。苏轼的豪放、视野广阔,气象恢弘豪放,不拘格律又恣意汪洋,处处都透露着他的一种英豪之气。

中国,这个名副其实的诗歌王国,孕育了千百年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应取之精华,去其槽粕。诗词这条中国文化的血脉源远流长,诗词如纽带,把中国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古往今来,诗词总能承前启后,开创又一方天地。诗词作为一条纽带,真是必不可少又不可替代!

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人或事。如:难忘的老师,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难忘的运动会……但令我永远铭刻在心的是那一次数学考试。每当我想到这件事,我就感动不已。

曾记得这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我们正在空调房里进行期末测试,本来以为这次可以稳拿一百分,每一道题都做过。可是天有不测风雨,老天偏偏不给面子,在做了最后三道应用题的时候,我的笔没有墨水了。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急万分,把笔盒翻了一个底朝天,可就是找不到一支能用的笔。这次考试关系重大啊!我的心怦怦直跳。我瞥了瞥同桌小明,可是却想起了前几天的事,我不敢开口。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还在进行美术考试,我刚画完画,拿出了水彩笔涂色时,忽然小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要借我的水彩笔用。我看了看他的画,满是密密麻麻的线条,我心想这要浪费我多少颜料啊!我可不想刚买的水彩笔自己心理还没用就被同桌用完了。于是,我找出了千万个理由拒绝他,他只能失望地交上了自己的画,老师给他打了个C。

唉,事到如今,我真是后悔莫及。小明写着卷子,无意中抬起了头,看到我焦头乱耳的样子,手中拿着笔在纸上乱涂着。他连忙把自己的备用笔给了我。我来不及同他道谢,连忙“唰唰唰”奋笔疾书,写完了最后三题。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下课后,我向他表示感谢,他笑了笑,把这支笔送给了我,作为毕业留念。望着他真诚的眼神,我涌上了一股想哭的冲动。成绩公布了,我数学考了一百分,多亏了我的同桌。

这次考试使我永生难忘,不是因为我考了一百分,而是小明让我读懂了宽容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