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游长白山记作文800字

admin 五年级作文 2023-09-21 101

走向自然,走向绿色的田野,享受它独特的风采。这里有高山的险峻,有大海的汹涌,有小溪的优雅!在美景如画的自然里,你会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那是动听的旋律,那是大自然为我们人类谱写一首首新的乐章。

有一个地方,它没有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却有“潭面无风镜未磨”的风韵;没有“九寨沟归来不看水”的景观,却有让你流连忘返的湖光山色,那就是长白山!我们来到长白山山脚下,仰视巍峨的高山,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坐上越野车,映入眼帘的是陡峭的山崖,汽车在山路上忽左忽右,说不出的惊险!终于来到了山顶,雄伟的长白山天池,它位于长白山主峰的底部,是一座活火山口,放眼望去,群山环抱!山群峰中,它是我国最高最大的火山口湖泊。是东北三条大江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蔚为壮观!冬季的天池早已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阳光照射在冰面上,看着远处一条彩虹,我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中!

长白山不光有天池之水,还有壮观的瀑布。站在瀑布前,立即会有一种凉丝丝的感觉,抬头一望,立刻能看到飞奔着往下流的瀑布,犹如天女散花!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诗,“银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飞流万缕烟。”瀑布的旁边有一条小溪流动着,小溪在翻腾歌唱,使人从梦境中醒来。这些美景对我来说远远不够,我更喜欢的还是那长白山上奇特的日出!

有人说,泰山上的日出壮丽宏伟;有人说,海边的日出,绚丽多彩。而我说,站在雪山上欣赏日出,才别有一番趣味!当人们还在甜蜜的梦乡时,我已站在长白雪山上,静静的等待日出。当我仰望淡蓝色的天空时,只剩下孤零零的启明星。这时万物寂静,而旁只有风的呼啸声,眼前只是灰蒙蒙的一片!不一会儿,东方出现了一片鱼肚白,大地也渐渐亮了起来。东方一道红光冲破了浓浓的云雾,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想冲破云霄的火箭,映入人的眼帘,让天给树上都披上了淡红色的外衣。风和朝气都像遇见克星似的纷纷散去,而太阳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像一个好胜的小孩子探出了半个头。突然,他跳跃了一下,太阳出来了,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霞光万道,雄伟的雪山涂上了一层特别的油才鸟儿披着太阳送给它的一件通红的衣服在树梢歌唱,太阳也把红衣服送给了那饱经风霜的大树。度假区也渐渐热闹了,雪山,小鸟,大树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不仅仅只喜欢日出的景色,更喜欢日出给人的感觉,那是新的希望,新的起点……

长白山是祖国东北的一颗明珠!祖国的山水奇特多才,不仅有宏伟的泰山、神奇的九寨沟、变幻多端的的庐山……只要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个星期,我们伏羲班全体师生来到了著名的古都之城——山西大同,在大同博物馆参观学习了一天。

早上七点,我们准备出发。在等车的空隙,老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大同博物馆的情况,一下子吊起了同学们的胃口,一个个缠着老师问这问那,弄得老师的嘴都快忙不过来了。

一路上,同学们诵诗歌、讲笑话、演小品,真可谓一路欢歌啊。忽然同学们的笑声停了,一个个探头探脑,向外张望,原来是到博物馆了。

我们欢呼雀跃地下了车,望着眼前这座巨大的博物馆,就像刚孵出来的小海龟遥望大海一样,满满的都是好奇与惊叹。博物馆的外形就像一个巨大的蘑菇伞一样,仿佛是专门为了它肚子里的那些文物遮风挡雨的。

我们兴奋地走进了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超大型的铁雕塑——一头犍牛拉着一架车。从导游的口中得知这雕塑的名字叫“牛拉鳖甲车”,约有七吨重,表现的是北魏时期贵族的生活情况。我有点疑惑:贵族不都是用马拉车吗?怎么这里是牛拉的呢?导游的解说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北魏时候,人们特别喜欢牛勤劳、稳重、诚恳的性格,所以才让牛拉最豪华的鳖甲车。

雕塑的后面是一幅巨大的壁画,就是著名的《北魏贵胃出行图》,壁画高约15。5米,宽约50米,画中既有鼓角吹号的骑兵,又有手持长槊的步兵,还有鼓乐队、仪仗队、伎乐杂耍队等,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宏大的北魏贵族生活画卷。

我们沿着电梯上了二楼,展厅的柜台中陈列着一排排文物。瓷器、青铜器、石器,展现了大同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历代人们的生活情况,尤其把当年北魏时期的繁荣昌盛,淋漓尽致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三层是以佛教为主题的展厅。一尊尊佛像慈眉善目、栩栩如生。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雕帐座。它被称作“雕在石头上的王朝”。它的最底层是一朵莲花,是佛、美好、圣洁的象征;中间的龙纹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腾飞;而最上层雕刻的金银花,不仅因为它有驱寒保暖的功效而受到来自草原北魏人的青睐,更象征着王朝如蓬勃的草木永不衰败。透过这石雕,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北魏人的笃诚信仰、心中希望和出身来历,真实感受到那时的生活细节,这块“石头”真无愧“雕在石头上的王朝”称号。

这次游学,我饱览了北魏文化的无穷魅力,更明白了中华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智慧结晶,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桥梁与纽带,做为后来者,我们有义务让历史古迹永不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