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家住在乡下农村,乡下人总爱养不少家禽,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记忆犹新,深触心灵的事情。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天气,爷爷家养的大花母鸡孵出了一群毛茸茸的小鸡,它们出生不久就学会了行走,走路时就好像一个个黄球在地面上滴溜溜的滚动着。其中有一只小黑鸡特别调皮,散步时总爱走在最前面,好像什么都觉得自己最厉害。我抓了一把米粒丢向那群小鸡们,大家都迅速地围过来抢食,好像给米粒盖上了一层黄色的棉被。只有鸡妈妈安静地看着它们吃食的模样,等它们都吃饱了,鸡妈妈才不紧不慢地走上来啄食。
黄昏时分,从院子的杂草丛中突然蹿出来一只饥肠辘辘的大黑狗。鸡妈妈急忙将小鸡们护到翅下,赶进墙角。大黑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虎跳朝母鸡扑去,母鸡则张开翅膀,飞升上去迎敌,大黑狗的利爪抓伤了鸡妈妈的腿,鸡妈妈的嘴喙啄得狗背上伤痕累累。狗大吼一声,跳到了母鸡背上,母鸡撑不住如此大的压力,倒在地上。我虽然很怕狗,但依然抄起一根竹棍朝狗打去,狗见我来势汹汹,立刻钻进杂草丛落荒而逃。
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它表面上是微不足道,但它爆发出来的甚至可以牺牲自己。哪怕它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母鸡!
我吃过陶兴宝的小笼包,也吃过小李包子的小笼包,但我最喜欢吃的是奶奶包的小笼包。
记得第一次吃奶奶的小笼包,是在一个周六。我早早到了奶奶家,她早已准备好了小笼包等我。我刚坐下,她把小笼包端上来。隔着蒸笼,一阵浓浓的香气,逗引着我这只馋猫。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蒸笼,一阵热气,腾腾地向上飘着。几个小笼包整齐的排着,白白的、胖胖的,像一个个小娃娃围在一起说着悄悄话。我赶紧夹起一个,往嘴里猛塞。“啊呀,烫死人啦!”奶奶急忙说:“别着急,等一会儿再吃”。
我只得放下筷子,耐心等等。这些“小娃娃”要比外面卖的小笼包稍大一些。从上往下看,圆圆的,上面有几条褶子,像公主的百折裙。中间有一个圆孔,像小鱼的小嘴巴在吐泡泡呢。从正面看,是三角形的,像一棵棵松树耸立在里。奶奶还教了我一些吃小笼包的方法。
过了一会儿,我重新夹起一个包子。按照奶奶教的,蘸了一点醋,轻轻咬了一口,把汁水吸出来。“哇,鲜鲜的、浓浓的、香香的,简直太好吃了!”里面的馅是我最喜欢吃的胡萝卜肉馅。我吃了一个又一个,吃得满嘴都是油。摸了摸鼓鼓的肚子,我对奶奶竖起了大拇指:“奶奶,给你点个赞!”奶奶乐了,“你个小家伙,喜欢吃就多吃点。”
现在我吃小笼包,经验就丰富啦,不会烫到了。不仅会吃,还跟奶奶学会了做小笼包呢。上周末,我就缠着奶奶教我。我们一起准备好了材料。奶奶先发好面,把面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我帮忙,用擀面杖把面块压得圆圆的,薄薄的。在面皮中间放上馅,把两边的皮提起来一拧,就这样一个小笼包就好了。奶奶看了,乐得直翘大拇指:“你做的比奶奶小时候做的好多了”。我听了,心里真高兴,暗暗决定,一定要跟奶奶学更多的本领。
奶奶包的小笼包很美味,让人吃了心里暖暖的,谢谢你,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