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姜堰的雨。
姜堰的雨季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没了,气压异常地低,闷得让人喘不过气,墙上布满了水珠,衣服看上去是干的,可摸上去却干的不透,身上总感觉黏糊糊的,虽然姜堰的雨有诸多缺点,但身为姜堰人的我似乎渐渐地喜欢上了它。
姜堰的雨是滋润万物的,是可以冲刷洗涤尘埃的,是给自然界带来勃勃生机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姜堰的雨是饱满的,雨下的石桥笼罩在雨雾中,似乎在和雨诉说它经历过的历史和沧桑,见证了城市的变迁,见证了城市的成长。雨下的树叶原本是皱起来的,雨水冲刷后,慢慢地舒展开来,恢复了生机,找回了那丢失已久的一抹浓绿。
雨下的特产是溱湖簖蟹,卖簖蟹的是一群年迈的老人,他们头戴斗笠,身上围着皮质的围兜,脚踩雨靴,手戴皮质手套。他们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自顾自地绑着螃蟹,不时从桶里抓出一只簖蟹,麻利地绑起来,扔到水箱里去,等待买家来购买。雨水灌溉的簖蟹,体型偌大,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雨下的花是油菜花。黄黄的,无不透露出勃勃生机,富有动态的若舞者,充满静态的似钟,时动时静的如我。走到油菜花前,闻着那淡淡的清香,香的迷人,久久不能从幽香中自拔。
雨下,我最喜欢约上好友们一起在雨中狂奔,任由那丝丝春雨拍打着我的身子,虽然衣服湿了会被家人骂,但我觉得开心就好,不必在意。
我爱姜堰的雨,爱它的特产,爱它的味道,爱它滴答的声音……
在生活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中,每一个细节,无处不在体现着我们的家风。
仰望天空,回首往事,定格生活幕幕,从我们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长大。生活处处,长辈们无时无刻不在教导我们。
小时候,我们懵懂无知,可能会犯下一些错却浑然不觉。上幼儿园时,学校快放学时会发一些积木供我们玩耍,那时,我并不懂得——将那些喜爱的积木放进自己口袋中的行为是不对的!或许是因为年少无知,再加上对事物的好奇心,总之,我犯错了。回到家,奶奶看见了积木,问我:“告诉奶奶,这是哪儿来的?”我睁大了眼睛,声音天真稚嫩:“这是幼稚园里的啊。”“是老师给你的吗?”我摇了摇头:“是我自己拿回来的。”奶奶拉着我的手,坐在沙发上:“乖,这是不对的行为,未经过别人的允许就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明天奶奶带你去幼稚园,把积木还给老师,好吗?”我年纪还小,只是听奶奶说这样做不好,就答应了。从此也就知道,不可以随便拿别人东西。
我胆小怕事,也不敢去表现自己,学校里有什么活动,比赛,我也一定是向后缩——纵使是我很拿手的。我不敢。我怕。这两句话似乎成了我的口头禅。父亲想找我谈谈。“你从小就这样,腼腆。怕生人。我知道,或许你的性格就是这样,但……”父亲顿了顿,又说道:“我们也要尽力去克服。你记住一句话‘明知不可而为之’明白了吗?”我抬头,看着父亲,咬咬唇,点了点头。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我还记着,现在记着,以后也会记着。我也在慢慢改,纵使很慢,也在努力克服。
长辈们从小就教导着我,告诉我很多道理,我知道了,要诚信,要勇敢……这些好家风将陪伴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