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记一次研学旅行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2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的求学之旅中,我有幸把课堂搬到了旅行之中,进行了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黄山研学两日游。

话说黄山,那可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那里山高水秀,群山连绵于天地之间,近处的山看着高耸入云,远处的山被云雾拂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犹如仙境。放眼望去,进入眼帘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

乘着大巴车,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伴着欢声笑语,我们到达了潜口民宅。在民宅中,我们看见了形态各异的古建筑,据讲解员所说,它们原是散落于黄山周边各个地方的,后来被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处特色的景观。漫步于各个古宅之间,让人感觉到好似穿越了古代一般,也不由得发出感叹:中国古代建筑是多么古朴秀美,而那些能工巧匠又是有着怎样的匠心独运啊!

随后,我们去往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在纪念馆内,我们见到了许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物品,它们被人们用塑像,投影的形式展现出来。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革命先烈们的塑像,他们脸上庄重的神情,炯炯有神的眼睛散发出坚定的目光,似乎在宣誓,为民族解放而奋斗!是啊!我们这一代人幸福快乐的生活,不正是一位位英烈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换来的吗!望着眼前的一座座雕像,心中不禁对先烈们肃然起敬!

第二天下午,我们前往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向芙蓉谷进发。芙蓉谷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在这里,我们见到了音乐喷泉,伴随着音乐的播放,喷射出的水跟着旋律形成各种图案,在空中降落下来的水花,在水面上荡起层层涟漪,煞是好看。

在芙蓉谷内,我们去往了“野人”部落,在那里,我们观赏了热情奔放的野人表演。在舞台上,那些“野人”向观众表示了他们的热情。他们对这份工作是那么认真,那么负责。任脚板行走于刀尖上,忍痛也要完成高难度的动作,不负观众们的一片热情。

紧接着,我们去了鹦鹉乐园,我们看见那些鹦鹉精彩绝伦的表演:拼汉字,骑单车……这也让我不由得感叹这些鹦鹉是多么聪慧。

这次的研学旅行就这样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之中结束了。本次研学,让我受益匪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当我回味这次研学时,我会从中汲取力量!

我自幼对历史十分喜爱,而近年来宫廷剧的大火,让我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史书上仅记载了皇帝颁布的政令,亦或是丰功伟绩,若是能了解帝王平日的生活理念,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带着好奇,我走进了博物馆。

最引我注意的,便是那《是一是二图》。这一幅画作于清朝,图上的乾隆皇帝更是不折不扣的满族人,令我惊异的,是满族皇帝竟身者汉人传统的服饰,立于画中的皇帝衣袂飘逸,宽袖扶于桌上,衣襟松散,自由闲适,似乎还带上了点仙风道骨的意味在其中。从古至今,中国的文化一直在交汇、互兼中发展壮大,一次次的民族融合让中华文明的活力永葆。此时皇帝将脚上一只鞋脱下,将脚盘于另一腿上,正坐在榻上悠闲地观赏各种器物宝贝,其面部表情刻画得细致传神,悠闲得意,一反帝王平日里清高严肃的形象,多了一份源于生活的情趣。再看图时,不拘言笑的皇帝顿时平添了几分亲切感,皇帝亦是凡人,他的形象远不止书本上严谨的法律制度与功德表彰。而他身后竟挂着自己的肖像,这种“画中画”的形式更是别具一格、独具特色。也许我们从来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任何一个人,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才可以了解到事物的多面。包容传承、团结统一,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永不断层。

这图的点睛之笔,是那用行书写着“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得,何虑何思”的题词。黑色的墨迹,配着洒脱隽秀的字体,平添了些悠然潇洒、落落大方的风骨。飘逸的笔触,仿佛带着整幅画作羽化飞仙。儒家和墨家的思想在这里兼收并蓄。它不仅阐释了对儒墨学说的深刻看法,还展示了帝王求和为上的统治观念。而“儒可墨可”的开放,不同的政治策略,更是彰显了睿智且自信的君主形象,将雅趣与理趣通过题字巧妙结合。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同时也保留了当代的风土人情与艺术特色。亲近一幅画,可以感受一位君主儒雅乐观、充满人情味的形象,比史书上更为生动、鲜明;也看出了当时民族融合的社会氛围和中华文明的交融。

亲近文物,感知历史长河的流动,感知时代更替中不朽永垂的、博大精深的遗产——文明,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