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童年的记忆作文8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149

别人能写出梦回大唐,我为何不写写梦回幼时家园?每个人的童年,就是一只风筝,牵着风筝的那根白线,随着时间的流逝,线断,筝飞,筝不回……

人生难得一个童年,而你偏偏在拥有它时随意挥霍,眼看它随风消逝,你却毫不留恋,摆头就走。直至过后,你才暮然回首,顿时醒悟,悔恨于自己不好好珍惜它。人啊,看到别人有的,你会羡慕,拥有的时候却不知道珍惜,失去的时候你再悔恨,真是可笑!

即使昙花一现,也终有再开;大雁南飞,终有再来;小草枯萎,终有再绿……而时间不同于它们的这些种种,它是独一无二的,走了就不会回来!就像今天的太阳会跟昨天的太阳一样吗?

小时候,最喜欢在奶奶家里闹腾,奶奶家里不见得有多好,但我就是喜欢在她家里玩。以前,奶奶家是空荡荡的,正房里西南角上盘着一张大炕,紧挨着的就是一个雕刻精致,比较古老,但又比就破旧的大箱子。还有的就是一台缝纫机,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正房的对面是厨房,厨房里有个小火炉,有一个面部凹凸不平的小桌子,几个黑黝黝的小板凳。旁边就是用茅草搭建的一个小棚子,里面都是木柴、易燃的稻草。中间有个做煎饼用的鏊子,奶奶经常在里面摊煎饼。她用一个葫芦做的勺子,舀一勺糊子倒在鏊子中间,用一个桄耙子手腕一转,糊子一圈一圈摊开,不出几圈,糊子均匀的摊在了鏊子上,再用刮子刮几下,火候到了,就用一个小铲子把那些成形的煎饼铲边,手速特别快地把圆圆的煎饼取下来,就这样热腾腾的煎饼就出锅了。一手拿着热乎乎的煎饼,一手拿着烤熟的咸菜,吃得可香了!

奶奶家大门是木柴门,门口朝山,门口跟山距离两三米左右,这中间有一棵水桶一样粗的槐树。夏天时,槐树开花,整个院落一片香喷喷的,我最喜欢在槐树下面玩耍了。槐树旁边有个碾盘,还有几块磨得光滑的大石头。我喜欢找好几种草掺和起来,用石头磨碎,磨出草汁,然后再揉搓在一起,就这样一个“新型药丸子”开发出来了。我把它们当成灵丹妙药,当宝贝似的护着……

小时候真傻,但我好喜欢,好喜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赞誉,也是对蜡烛的美名传扬。

蜡烛是平凡的。

白昼时,它安静地躺在抽屉里,如同安详的老人,静静地闭目养神。它红润的脸庞也是那么和谐。

黑夜降临时,电灯就派上用场,蜡烛也没有了用武之地。打开电灯,黑夜亮如白昼,伴随老一辈的蜡烛却退出了这个舞台。

蜡烛也是不平凡的。

“啪”正在使用的电灯突然灭了。“怎么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家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乱了手脚。“大家先安静一下。”我父亲大声地说。这一说,还真得有用,嘈杂声小了,父亲接着镇定地说:“这可能是停电,我先取来蜡烛。”

接着,“咚、咚”父亲在黑暗中摸索起来,“啪”玻璃杯掉地地一声脆响惊动了大家,“爸爸,你没有事吧!慢点!”我着急地问。仿佛我能看见爸爸,会立马上前,询问他,“没事,只是玻璃杯打碎了。”父亲沉着地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渐渐地,大家开始有些不耐烦了。突然,暗黄的灯光点亮了黑夜。

我们又能看见彼此,又能不要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了。我和弟弟长舒一口气。

蜡黄的火焰中蜡烛的炽热的内心,我不经意间看见蜡烛留下了一滴泪,这泪述尽了蜡烛的一生,这泪代表了蜡烛的一生。

我默默吟诵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蜡烛最真挚的赞誉吧!这是对社会上默默无闻,但却无私奉献的人最美评价吧!

我也要当这样的人,一个无私奉献,但又默默无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