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父亲在我心中已然是一棵大树,而我,正是在他庇护下的一株小花。
秋日黄昏,与父亲一同出门散心,在公园闲逛一会儿,有点累了便停下小憩,风从背后袭来,摇动一树黄叶,“哗哗”之声不绝于耳,秋风渐大,想是要吹落更多,片片树叶落下,巧得很,有一片正落在我头顶,我不禁俯下头,抖落下身子,这才发现脚下已是秋叶满地。
父亲捡起一片树叶,仔细地端详,我凑近父亲,发问道:“爸爸,这儿的树叶有什么特殊吗?”“要知道每一片树叶在凋落之前都是一个生命啊!”“那凋落之后呢?”父亲笑着站起身,拍拍身上的落叶,如调皮的孩童般转动着手上那片叶子,“那就是用它的生命滋养了生命”。这一幕,我看得恍惚,不禁说道:“感觉你就是一棵大树”。“哈哈,那你就是我庇护下的小花”,父亲笑道。
不知觉又走了许久,我感觉腿有点酸痛,便嚷着要坐下歇会儿,父亲伸伸胳膊,踢踢腿,小跑跑,还似走得不过瘾,为着陪我学习,父亲很久没碰他热爱的足球了,我也听说了大概运动健将长时间不运动反而会肌肉酸痛。“你歇会,我再走会。”我挥挥手耷拉着脑袋表示同意。看他走远,我无聊地坐到石凳上感受时间流逝。
好一会,我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打量着,这是一片叫不出名儿的星形叶片,看起来比较宽大,大都变黄了,外围有一圈绿色,猛然想起和父亲刚才的言语,思绪便止不住了:在我心中,父亲真的是一棵大树,他给予我的自然都是他认为的最好的。细想起来,父亲慢慢变老了,这是自然规律,而我终将会离开这棵大树去建立自己森林,而他还会如落叶般给我输送着养分。
不知何时父亲已回到我身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将我拉回现实,“发什么呆呢”“嘻嘻,嗯,发傻了”我也傻傻的回答。“嗨,不早了,咱回吧”这时我抬头看看天,此前柔和的太阳已然是一位迟暮的老人,地上的树叶反射出刺眼的金光,满眼下去都是黄色的。
和父亲肩并肩地走着,秋叶就在我们的脚下。心中想的却是龚自珍的那首诗,那一刻我似乎懂了,“化作春泥更护花”便是父爱的诠释,而那满地的秋叶正是父亲陪伴我的一起的岁月呀!
今天一大早,我便醒了。虽说时间还早,可我还是背上书包去上课。
到了学校边,我吃了早餐进入教室,刚一进教室,就看见老师亲自拿着扫帚在扫地,我惊奇地说:“老师,今天您怎么亲自在扫地?劳模呀!值得我们学习,来,我也要助您一臂之力。”老师听后说:“我亲自扫地不足为奇,话说你今天来得还真早呀!”
我扫了一会儿,老师问:“你在家扫地吗?”“扫地这种小活儿,懒得干。”“其实,扫地也是分担家务,有利于家庭和谐,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过了一会儿,老师说:“怪不得你不会扫地,在家都不扫,咋行?来,我教你怎么扫,你有几点扫得不对;第一,你扫的方向不对,你怎么能把门边的垃圾往墙那儿扫,应该把墙边的垃圾扫到门这儿来。”老师咽了口口水又说:“还有,你的站姿不对,应该身体前倾,将重心放在前身。第三,力度不对,你不能太用力了,不然就会尘土飞扬,也不能太轻,不然扫不起来……”老师又总结了十八点,“我刚刚说的这十八点,叫‘降龙十八扫’。”
我听完了不以为然地说道:“老师,您刚说的这‘降龙十八扫’是挺好的,可扫地这个事吧,我不想干,也不值得人干,要我说,人应该当学霸,将来干大事!”
老师听完后正色说道:“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学霸也好,环卫工人也好,都值得我们尊敬。你想想,若是没有环卫工人,街道能有这么干净吗?我估计街道早变成垃圾道了;还有,《朱子家训》开篇就告诫人们‘洒扫庭除,当内外整洁’;你听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讲的是古代有一个叫陈蕃的人,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可他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打扫,薛勤对他说:你如果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扫,又如何治理天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若一个人长大连地都不会扫,那他何以干大事?你对扫地的根本态度有点问题。可别嫌我��嗦,要是我不纠正你,是害了你呀!记住我的话,如果你轻视扫地这件事,就想想我告诫你的话吧。”
听完老师的话,我一时感慨万千,对扫地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变。我说:“老师我记住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您这一席话,会让我受益一生的!”
老师笑了笑,我也继续扫地。可现在扫地和刚才已截然不同,刚才是身错和心错,身错是扫地的方法之错;心错是扫地态度之错。可听了老师的一席话,才改了这双错,老师的话真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