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提升自编作业系统的客户体验,决定对作业系统的接受度进行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在百度旗下APP上,对全国老师进行大数据精准推送调查问卷,收集看法。
2、走访本校老师办公室,收集老师的使用体验。
3、上网收集在线作业系统“反人类设计”的前车之鉴,并自我排查。
三、调查情况及资料整理
本次共投放50万份调查问卷,共被用户提交41。2万次,其中有效数据34。7万份
渠道涉及方面具体内容
百度问卷老师对作业系统的看法作业系统应确保有与纸质作业并行或超越纸质作业的能力
走访办公室老师对作业系统的使用体验部分页面的操作不是很顺畅,如按钮过小、编辑框无法点击、页面排版过于“反人类”,而且支持的题型太少
网络搜集别人的作业系统的优缺点如,一起作业在语音作业方面补充了“纸质作业无法进行口语练习”的不足
……
四、结论
1、应该在使用便利上进行优化,如:推出APP,这样可以更快捷地进入系统;减少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的次数等。
2、更适应手机端,如:输入框更大更醒目;按钮实时在屏幕上保持悬浮并随时可点击。题型也要更丰富,如科学的简答题,数学的解决问题,英语的口语、听力题等。
3、进一步优化,如,一起作业的作业图标更大更方便,首页的设计也很漂亮;在教师后台功能进行增强等。
妈妈非常喜欢玩手机,手机页面塞满了各种app的图标,光是购物APP就有十几个:淘宝、天猫、百度糯米、当当网……她平时简直是“手不释机”,甚至炒菜的间隙都要刷一刷朋友圈。
我学习上遇到难题了,妈妈也是请来“手机”这尊大神——英语不会读,打开“喜马拉雅”;数学题不会做,使用“作业帮”;语文词语意思不懂,寻求“百度”帮忙。我经常开玩笑说:“手机简直是我们家的第四个家庭成员,我们都离不开它了!”
回到家时,我在做作业,妈妈在旁边刷手机。有时回复工作群,有时刷一下朋友圈,有时网购一些商品。她总在语音和打字里交替进行,切换自如。我转头看她,她时而掩嘴偷笑,时而眉头紧锁,有时还会听到妈妈小声嘀咕:“下班还布置工作。”有一次,妈妈不耐烦地斜盯着手机,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用手捋了捋头发,好像在思考什么。我看见了,便问:“你怎么愁眉苦脸?”妈妈唉声叹气地说:“工作群要求发时事评论,我在想怎么回答。”只见妈妈眼珠一转,眼疾手快地在微博首页搜索有关话题,找到之后,她把别人的回答复制发到了工作群,一看就是行家!
妈妈最近还迷上了手机买菜。有一次,家里没食材了,她便使用“京东到家”买菜服务。我看见她的脸像绽开的白玉兰,洋溢着满足的愉悦。“乐乐,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这么开心吗?”“不知道。”“因为我刚才在手机上买菜,满79减15,也就是说,我省了15元呐!”看着妈妈激动兴奋的神情,我能感受到到她的欣喜犹如涨满水的喷泉,快乐止不住地从心底向四周喷涌。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疯手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