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馋嘴的妈妈。而这点似乎也遗传给了我。
每当奶奶跟别人说起我整天待在家里,有事没事,不管饭前还是饭后都会爱吃零食的习惯,我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个人。没错,就是我的妈妈,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遗传的,反正,她跟我一样,喜欢在空闲的时间吃一大堆东西。
记得以前每年暑假的时候,我都会到苏州去看望爸妈。每当从动车上下来的时候,妈妈站在那个等我们的地方,总是拿着一大包吃的和喝的东西,品种可真的是齐全,饼干,巧克力,薯片等等。每次看到她都是这样的一幅景象:手上拿着一些饼干,另一只手拿着喝的,看到她那副享受的表情,仿佛此时此刻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候。“你要吃吗?”妈妈跑过来问我“你自己慢慢享用吧,我才不吃呢!”我故意冷落妈妈,妈妈果然一脸悻悻的,但一回到住处,我就原形毕露了,一大一小两个吃货正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看电视了。哎,谁让我有个馋嘴的妈妈呢。
当然馋嘴并不只表现在她吃东西的时候,当别人在吃东西的时候,她也会原形毕露。就拿我去西安的例子来说吧。去西安,最令人期待的当然就是回民街了,这条街据说可是有许多美食呢,我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了微信群里,只听到“噔噔噔”几声,我心想:哇!这么快就回信息过来了,肯定是妈妈。果不出所料,就是她,她发来了四五条信息,全都是关于在问吃的的,我想,这爱吃的性格都快胜过于我了。家里的微信群里瞬间炸开了锅,他们可能就差一句“能不能帮我带些回来”这一句了,这馋嘴也太过了吧,幸亏这次是我来享受美食,我心里暗暗偷笑。
这就是我的妈妈,她的馋嘴,又何尝不是一种乐天派,热爱生活的表现?记得有人说过,能吃能喝也是一种幸福啊!
经过了一番发疯般的冲刺,我冲过了1000米的终点,已经无力的我瘫坐在地上,望向天空,等待着体育老师公布我的成绩。老师开始读了,当快读到我的成绩时,他扶了一下眼镜,脱口而出:“18号,3分36秒,满分!”我不由得从地上弹起来。他拍拍我的肩膀,高兴地望着我,说:“这次终于满分了,进步挺大的,要继续保持!”
成绩单上有几个“3分46秒”的同学的名字,望向那些失望的同学,我不禁想起了进步前的自己。那是一个弱小的自己,每次奋力冲过终点,换来的却是“3分46秒”差一秒满分,体育老师总是失望地看向我,对我说着同样的话:“你要进步啊,全班就几个同学没有满分了,再不进步,会很吃亏的!”在上次考试,我因体育没有满分而与第一失之交臂时,我下定决心要进步。每天放学,我总是一个人来到操场上,放下书包,奔跑在那熟悉的跑道上,一天一天的循环着。操场上也有许多像我这样的同学。有时,我们班那些满分的同学经过,没有美好的问候,只留下“别跑了,你注定没有满分的!”在我脑海中回荡。我无暇多去理会,只顾着一个劲地往前冲,冲过那芒果树底下的树荫,冲过那在球场上玩耍的同学,我始终保持着一组动作:左脚向前迈去,右臂向前摆动,然后是右脚向前迈去,左臂向前摆动。不多时,原本轻快的脚步却像是灌了铅一样的沉重,我变得口干舌燥,喉咙像着了火一般难受,我也不顾,只是向前跑,心里数着“一圈……两圈……三圈……”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节奏,动作也变得整齐划一,不再毫无规律,到了考试前一天,我甚至可以慢慢超越之前只能望其项背的同学。考试当天飘着毛毛细雨,眼镜上也像蒙了一层雾,我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我这次一定要进步!”距离终点还有大约50米时,我开始了我最后的冲刺,平常几乎要走路的我,此时迅速地超过了那些满分的同学……当体育老师宣读我的成绩时,我发现我超过了满分线近9秒,我竟毫无激动之情,只想着,原来如此就进步了。
努力有时的确是通向成功的桥梁,但并非盲目地努力,最主要的还是放平心态,抛开一切杂念,抛开所有的不解与嘲笑,在自己选择的正确的路上越走越远,待你回头时,就会发现如此就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