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回乡偶书改写700字

admin 五年级作文 2023-09-21 109

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阳光照在晶莹的露珠上。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牵着一匹和他年级相仿的老马走在乡间泥泞的小路上。

远处的村庄里,人们三三两两地从屋里出来准备去农田里劳作了。鸡、鸭、牛、狗的叫声组成了一支早晨交响曲。老人神情凝重地看着路边一草一木,是那么熟悉又陌生。他拍了拍身旁的老马,说:“老伙计,你应该也饿了吧,先吃点东西,我们还要赶路呢!”终于,他们来到了村口。

村口,水车正在工作着,旁边的大槐树张开了像伞一样的枝叶,老人用手抚摸着槐树,被淡忘的儿时回忆又渐渐地苏醒过来。老人说道:“我离乡50多年了,你依然是这幅样子,而我是已经老了。”说罢,边准备进村。

村旁,一群小孩儿正在玩蹴鞠,当他们见到有个“陌生人”来了,便一窝蜂地把老人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问道:“老爷爷,你是从哪里来啊?我们怎么没见过你?”老人一听,不由得一笑,用家乡话答道:“我就是这里人啊!”孩童们听,个个目瞪口呆,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来到了老人面前,他仔细地打量了老人几番,忽然抓起了老人的手,顿时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贺知章,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好伙伴王大牛啊!”贺知章起先一头雾水,听了王大牛的话才醒悟过来:“原来是你啊,我一直都记得你呢!”于是,两伙伴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没等贺知章说想要去看看家中怎么样了,王大牛抢先说道:“小章,我带你去看看你家吧。”于是,贺知章和王大牛穿过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来到了家中。泥土堆成的门已经塌倒,贺知章爬过泥堆,弯着腰进了院子里。院子里的荒草已有一人高了,时不时飞出几只觅食的麻雀。贺知章看到了家中已腐烂的窗,想起了小时候曾在这窗边写作业、玩耍,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院中井里的井水依稀倒映出他那张历经沧桑的脸,他不禁趴在井边老泪纵横。

夕阳西下,贺知章住在王大牛家中,在昏黄的油灯下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回乡偶书》。

久居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似乎挡住了那片星空,挡住了那轮明月,它藏起中秋的恬淡,只留下了一片喧嚣。直到那次,我遇见了那个朴素无华的中秋。

那年中秋,与老家人团聚,中秋悄然无声地来到我们身旁。坐在平房小院中,一盘月饼,一筐瓜果,一张张笑脸,一家人都沉浸在这香甜的中秋夜中。老人总爱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大人、小孩都爱听,我也不例外。老人们的声音抑扬顿挫,略带沙哑却充满故事。小时候常被感动得大哭,老人们会喂一块水果馅的月饼哄我,面的醇香,馅的清新,色的诱人,在我嘴里,在我心里……这是专属中秋的味道。

中秋月是迷人的。它没有“月落乌啼”的凄凉,没有“月明人尽望”的牵挂,没有“月笼纱”的亡国恨,更多的是宛若女子的娇羞姿态。在黑幕布上,秋风好像都是白色的,它轻柔地拂过月亮的脸颊,绵绵长长,悠悠远远,袅如炊烟的风为月亮添上一种水墨画的素雅滋味。一棵普通的树在月的映衬下也能略带广寒宫的仙气,原来简单破旧的小院也镀上了一圈金边。

小表妹总爱搬来小板凳与我一齐坐着赏月。“姐,我们背诗吧!一人一句,写月亮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她抢着背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回道。

月光沐浴着我们,她的小诗库空了,刚想学着大人模样教育她两句,她便又换了个花样——编故事。她把月亮比作天使的光环,给我讲述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现代童谣。哎!还真是敌不过她呢!看着她眯成缝儿的眼睛,似乎从波光荡漾中找到了两个皎洁耀眼的小月牙。

月!是月!月亮也在这里!不知为何,心头一颤,我的心焕发光彩,来自城市的尘埃也抖落了。

拨开一点光晕,撩开一缕清云,最原始最古朴的小繁华就在这里,家乡中秋从不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