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2000多年前,楚国危机重重,楚王听信小人的谣言,把屈原赶出楚国,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汩罗江自尽,大家得知消息,纷纷划龙舟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及在那天吃粽子的习俗。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我也想体会这个过程,就向姥姥请教。姥姥告诉我,剥粽子要先拿两片叶子,向中间折成一个类似金字塔的圆锥形,放一半糯米,上面放入蜜枣,再用糯米铺平,用叶子把糯米包的严严实实,包成一个三角锥形,然后用绳子给扎紧就可以了。看姥姥做的如此轻松,可真正操作起来却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我包的粽子不是糯米漏出来,就是叶子散开,根本没有办法包完整。原来包粽子没我想得那么简单,就象学习一样,要想学好,就要勤学苦练。经过多次失败,最后在姥姥的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小粽子,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也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
姥姥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加上水开始煮。一会儿厨房就飘来了阵阵香味,馋的我都直流口水,老是往厨房跑,就想看看粽子熟了没有。过了一会儿粽子好了,我剥开尝了一个,糯米软软、粘粘的,蜜枣甜甜的,美味无比。尤其是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觉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节不但让我尝到了美味的粽子,又让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真是太开心了。
春天来了。一天,小红和小明一起上公园玩!
她们还没走进公园的大门,就闻到浓浓的花香。走进了公园一看,只见花儿开放得很鲜艳:红的似火,粉的像霞,黄的像金灿灿的金子,还有的像洁白的云朵,五颜六色,可真美呀!它们的形状也各种各样,有全开得好,像小朋友张开了大嘴巴;有没开的,像小婴儿撅起的小嘴。一阵风刮来了,花儿好像跳起舞来。风停了,花儿好像平静地在休息。小蜜蜂和小蝴蝶飞来了,小蜜蜂嗡嗡地说:“这里的花可真美呀!”小蝴蝶也说:“我最喜欢粉色的花。”
看了这么美丽的花,小明采了一朵说:“小红,你看我这朵花最漂亮!”小红说:“不对,不对,这边有比你采的花好看多呢!”说着,她也摘了一支。
这时,保洁叔叔走过来了。他身穿制服,大大的眼睛,留着长长的胡子。小明看见了说:“快跑,保洁叔叔来了!”保洁叔叔说:“你们别跑,花儿也是有生命的,你们不要摘花。”小明和小红停了下来。他们说:“对不起,保洁叔叔,我们错了。”小明着急地说:“我……。我家还有水壶呢!我们能为花朵浇水。”保洁叔叔说:“那你们回去拿吧!”小明回家去了,找到水壶赶快跑回公园,他把水壶灌上满满的水,开始浇花了。他们笑呵呵地浇花,水珠洒到花瓣上,感觉花儿更美丽了。小蜜蜂和小蝴蝶飞过来,好像在说:“你们可真善良啊!花儿在我们的眼里真是又鲜艳又美丽呀!”小花儿也似乎说:“谢谢!谢谢!”小红和小明说:“不客气!”
保洁叔叔看他们那样认真的样子,高兴地夸了他们。小红和小明笑眯眯地说:“保洁叔叔再见,我们要回家吃饭了!”保洁叔叔说:“再见,都忙了一天了,一定会很累,回家好好休息,路上小心。”小红和小明说:“好的。”
公园里,朵朵花儿开得更美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