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起风了,随风飘落的挂花香弥漫着整个校园。我像是一只蜜蜂,寻找那甜蜜的源头,那是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桂花树,向我招手。
走进了,走进了。只见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衬托着一簇簇金色的小花,好像夜空里的小星星,可美了。我忍不住抬头仰望,小巧玲珑的桂花又化身成一个个身材婀娜的小姑娘,穿着妈妈新买的黄色长裙,仿佛随时会跃下枝头,跳起优美的舞姿。我看得入迷了,仿佛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朵桂花,穿着一条小黄裙与树叶随风飘荡的节奏舞了起来,快乐极了。突然,一滴雨点滴在我头上,我才知道我不是桂花,而是在看桂花。
秋雨,起初只有点点,不一会儿,渐渐地大了起来。一滴滴雨珠滴落在桂花上,像是晶莹的珍珠在给桂花洗澡。桂花在雨中玩的可开心了,你挤挤我,我挤挤你,都争着要洗澡。还有的害羞地把黄裙子收了起来,躲在里面不肯见秋雨姑娘。而那些没开花的花儿听见外面那么热闹,也想快点长大,去和它们一起玩耍、洗澡。
雨后桂花的香气,被冲淡了很多。但洗完澡后的桂花,更显得娇艳动人。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深吸一口气,就能感觉到空气中的香气,一缕缕地钻进鼻孔,在不经意间,驻进你的心田。
这般美丽的桂花,与随处弥漫花香的校园,我很喜欢,你喜欢吗?在秋风起,桂花香的时节,你一定不要错过哦。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现象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
因为《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逐渐了解他的过程中,每次想起他,我都想对他说一句:“你是我最尊敬的人啊!”
这令我最尊敬的人,叫维克多·雨果。他是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却超出国界谈自己的感想,看法。他站在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大胆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的行为,这是他难得可贵之处。而且他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信中表现了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他称赞圆明园,盛赞中国。
在我心中,在世人的心中,他是一个正直的作家。不仅如此,他所创作的《巴黎圣母院》也让我读来感慨万千。
《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在离奇的想象中“复制”了当时法兰西的社会现象——邪恶黑暗的宗教势力,扭曲堕落的人性。埃斯梅拉达是雨果笔下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完美的艺术形象,但这样美好的事物终究会因为宗教信仰和黑暗的社会而不复存在。雨果不是底层群众,但却真正看到了当时法兰西底层人民的痛苦。
他好像不按套路出牌,所以总能给我带来惊喜。他的大胆与直率,他的卓越的艺术魅力,以爱制恶的思想,让我对这位备受瞩目的作家除了喜爱,更多的是尊敬!
圣母院在雨果心中有一定的分量,但是,就在4月15日傍晚,这座代表着古老巴黎的宗教哥特式建筑物因意外起火导致被烧毁。这则消息让法国人一夜之间染上了悲伤,也让世界上无数人感到惋惜,叹息。
是雨果让它更有名,但我们却没有能力好好保护它,一如当年雨果面对圆明园时的痛心,却无能为力。
也不外乎萨特评论他说:“雨果是法国‘极少数的真正收到民众欢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唯一的一位。”
他毫无疑问地带着人道主义思想创作下的故事当然也毫无疑问得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我心里的这句话理所应当地要对他说“您,是我最尊重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