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宋始已,盛以“谥文正”为尊之风。然古今纵横鲜有获此殊荣者,若惟其首,当范文正是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句,道尽一生。范仲淹应是千载难逢的文武全才,早年征战沙场,御外族、固国边,如此不知几多年,西北边疆牢固难破;然收剑闭账,却道出千万思绪。“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离家万里转眼秋意萧条,何处解愁?然国之忧患当头,又何能弃国从家?范仲淹便是如此,国家哪里需要,他就往哪里去。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回朝为相,范公并不停息。他淡泊、劳苦,忠心辅佐,忧其百姓,常亲身体察,深入民中,以致不惜得罪高官大臣。唉,惜杯得人重,他被一贬再贬,远离朝中。然江湖之中百姓苦衷易于探明,文正便悉心治理,哪怕是荒僻鲜有人知的村镇,每自范公至,不出两年,民心稳定,灾祸鲜生,民甚快哉。
这便是范仲淹,无论身处何方,都忧国忧民,尽职尽责。
“昨夜应看蜀志……如何回蔽?”
近听闻范公与欧阳修是老友,此文写的是两人夜里挑灯闲谈。乍一看,词是大白话,读来似范公向欧阳修发牢骚,不禁一笑。听说只有真朋友才会互吐心烦,而如此融洽事,其友谊是如何诚挚而不可分!然则今天下,人之朋友是愈来愈多了,但能真正谈上心的,却少之又少了。或有日便再无知心?
真诚的友谊,往往推出一些光辉;两位划时代的人,终碎出传透古今的星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最早出自孟子,范文正则是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这一承诺。而这,便是文正,为后代千万人立正士碑,更是对生活的一种超然物外。
谢谢您,范仲淹,好想再看你征战沙场的雄风、夜忧百姓的叹息、与友闲聊的真诚。
您好,范仲淹,永远的,范仲淹。
泰戈尔说:“既然车印留不住车轮的每一次脚步,那就把那疾速驰过的瞬间,作为最美好的回忆,留在心里。”
我想说:“童年,既然我留不住你匆匆的背影,那就把一次次的欢声笑语,作为最珍贵的回忆,铭刻在时光的沙漏里。”
记得小时候,我总爱笑。
那时还住在奶奶家,那里有一个偌大的庭院,周围的几户邻居,与奶奶的关系都很要好,不远处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我总是喜欢与不伙伴们在小河旁嬉戏,笑声一声接着一声,那时,我的眼里从未出现过忧愁。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很有勇气。
那时,班干部竞选,我未曾有过半分犹豫,上台后,也从不怯场,虽然最后的结局不甚乐观,但我也只是潇洒地一挥头,说:“没关系,下次努力!”那时,我的眼里从未有过怯懦。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很开朗。
妈妈说,她喜欢我笑的样子。同时,我也善于用自己的笑去感化别人,因此,我结交了不少的知心好友,在我为难时,总有人站出来替我解围,放学后,我们也总是结伴而行,那时,我的眼里从未有过孤单。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
果然啊,时光最后还是没能将它留住。
岁月的洪流,卷走了那最美好时光,让我总在无形无意中透露出留恋。
曾经的我,总爱笑,而现在的我,总是满脸思绪;曾经的我,想做什么就去尝试,而现在的我,在机会面前,总有顾虑拦着我;曾经的我,总是很活泼,而现在的我,却常常将头埋进书的海洋里。
站在人群的洪流间,我已不再是曾经的自己;在偌大的城市中,我思考着自己是谁,又身在何方;在世界的激流里,我已做好了拼博的姿态。
曾经那个骄傲、自信、爱笑的我,被时光留在了心间的某个角落。
童年多美好,可惜不能常驻。
回忆之所以美好,是因为谁都回不去,如同刚看过的电影门票,一半捏在手里,另一半,则遗留在了记忆的长河里。
我回不去的,则是那段天真的岁月。
最好的童年,再见。
在这里,我忘情地回忆你,同时,也与你深情永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