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用古诗写作文8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107

在诗中遇君子

陶俊成

“十年同窗枕,不知木兰是女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英勇的花木兰,豪气的文天祥,爱国的杜甫,在诗中我们总能认识君子,或是能见到作者的君子气概。

从唐代诗人李白诗中能知道,他是个开朗豪迈的君子。“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是个多么豪迈的人,他把自己称为“天之子”,用千金才能让他回朝廷做官。这种人豪气,还有谁可以和他比?我自己从没想过自己是个天之骄子,而李白能如此大气地说出这种话来,真让我佩服。李白也从不忧伤,他遇见困难总是想的开,有办法解决,是个开朗的君子。正如“今日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样,我在李白的一首首诗中,我认识了一位豪迈开朗的君子。

在各地工作学习的游子们,无不用诗来表达他们的思乡、思亲,死友之情。孟郊在外学习,他思念感激母亲,便写《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王维在外当官,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他思念他在远方的好兄弟,便写下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把他与汪伦的友情比作桃花潭水,可见他们的友情有多深啊!怪不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呢。王维思念离去的元二,又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对元二的不舍。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在不同的地方做官,又到中秋佳节,苏轼极其思念他的弟弟就写下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这些热爱亲人,热爱朋友,热爱生活的诗人们,无不拥有君子之柔情。

无数文人墨客对于一些事情总有自己的想法,唐代诗人王之涣再登鹳雀楼时感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正是苏轼在庐山旅游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发现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白了看问题要全面。当朱熹看到那一渠水就有了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渠水是因为有新的水不断的流入才清澈,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才能变得聪明。我们要多做事少说话,正如陆游告诫他儿子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诗中,我遇见了一位位博学的君子。

在文人墨客的诗中,我见到了他们的开朗,他们的豪迈,他们的胸怀,他们的博学,这些诗人是我在诗中所遇见的君子啊!

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住着一位“天使”,它不像柳树那样婀娜多姿,不像枣树那样结出又大又红的枣子,它就是吃苦耐挫的——梅花。

冬天一到,梅花就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给冬天添加了无限生机。妈妈常常对我说:“别的花大抵都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可我一直都不相信,一直到那一天。

那一天下着大雪,冬风呼呼的刮着,四面八方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望着梅花,它依然在雪中昂首挺胸。那天我穿的那么厚,可我的身体一直在发抖,再去看梅花,它仍然和雪、狂风做斗争,它仍然不肯低头折节。

风刮的更猛了,我本以为它会折倒在地上,令我异想不到的是,它并没有因为狂风而倒在地上,而是拼命的立直身子,它决不因为狂风而放弃自已的生命……也许,风和雪被梅花坚持不懈、吃苦耐挫的精神感动了,风不再刮了,雪也不再下了,所有人都在观看梅花,所有人都为梅花吃苦耐挫的魂魄竖起大拇指……

记得有一次,我做数学作业,遇到一道难题,就跑去问爸爸,爸爸用慈祥的声音说:“你要自已动脑筋想一想,要学会吃苦,要学会面对挫折。我很生气,把数学书扔到一边,当我抬头看到窗外的梅花时,我不由自主的低下头。然后把数学书打开,认真的思考这道题,“原来这道题那么简单啊……”

每当看见梅花,我就想起了它那吃苦耐挫的精神,它的这种精神让我遇到困难时会想办法解决,它的这种精神让我遇到不会的题时,学会思考,它的这种精神让我学会大胆的面对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梅花,学习梅花那不怕寒冷、勇敢的和狂风做斗争、吃苦耐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