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遇见了那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我漫步在古诗词中,感受着那四季美景与人间真情。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洒旗风。”是杜牧描写江南春日的美景,写出江南春天的广阔。“天街小雨润如酥,早色遥看近却无”又是韩愈描写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看着池塘外的荷花开了,夏日便来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描写了初夏来临的秀美景象,表现大自然亲密,充满生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赞美秋天深林的景象,向人们展现了秋日山林热烈的景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描绘了一幅冬日老渔夫孤独临江垂钓的景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常言道,诗人们的友情,也使我感受到情谊的厚重。“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写出王昌龄对友人深切眷恋,又表现诗人品性高洁纯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送别诗写出诗人王维对元二的依依不舍之情,使人感觉情真意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王伦对李白那种朴实浓厚的感情。王伦对李白的情啊,是比潭水还要深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送别诗,写出高适对友人的劝说,情感虽然十分直白,但却使人感到温暖。
在诗中,我认识到许多人生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告诉我们人们的高低地位不同,看待问题的性质也不同。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有片面性,而我们要做的是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要超越小的范围有自己的主见。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让我们虽处在逆境中但也要奋力向上的精神品质。
当我读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想象出诗人当时在战乱而离散的背景中写出,就不禁想象杜甫、李白、辛弃疾、李清照等诗人不都是如此忧国忧民吗?都是怀才不遇啊,我想,若是李清照身为男人身,必定是豪杰,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我漫步在古诗词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一切……
舞台上,灯光聚焦在一个穿着粉色连衣裙、坐在钢琴前的小女孩身上,台下的嘈杂声渐渐小了下来,好像都在期待着小女孩的表演。在小女孩的手中,这88个琴键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充满了色彩。
瞬间,雷鸣般的掌声充满了全场。小女孩的双手紧紧地攥成拳头,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下躬,就匆忙地跑到台下去了。
这是小女孩唯一一次在这么多观众面前弹奏钢琴,这次,她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那个小女孩,正是六年前的我。那时的我,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喜欢外出看风景,出去和伙伴们玩耍,却偏偏被父母扔在练琴的“囚牢“里。我也经常因此而感到不公,我不明白为什么总是要用休息时间来练琴,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不需要这种痛苦。依稀记得在钢琴前坐了两个小时,不停地练习同一支曲子的痛不欲生。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地走出了琴校,只有我还在上课,整个屋子里回荡的都是混合着琴声与节拍器声的枯燥、无味、不和谐。
那时,我不懂得弹琴带来的乐趣何在。
但在这次比赛过后,我感到了弹琴的魅力,不断练习,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同,更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自己。自那以后,钢琴进一步地潜入了我的世界。
我与钢琴的缘分就好像命中注定一般,缺它不可。钢琴使我放松,当我的指尖触碰到琴键的那刻,紧张忙碌的学习状态立刻会得到放松,就像在上面自由地跳舞。
我喜欢钢琴,就像喜欢风雨过后的彩虹,五彩斑斓;我喜欢钢琴,就像喜欢野花丛中最浪漫的一朵,妩媚动人;我喜欢钢琴,就像喜欢夜空中的繁星,璀璨夺目。
有时,我对钢琴的热爱已经达到了痴迷,弹着弹着,甚至忘记了吃饭的时间,享受那琴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节奏;或者,前一秒还是睡眼朦胧,不一会儿就清醒过来了。为了练琴我心甘情愿地献出休息时间,好似“衣带渐宽终不悔“一般。
钢琴,陪我走过了11个春秋,它陪伴着我从困境中走出,从痛苦中挣扎出来,它犹如我的知心朋友,陪着我从一个只会把情绪写在脸上的小女孩蜕变成多姿多彩的蝶。
钢琴,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它的故事还没结束,它犹如我生命长河一般,流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