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端午节,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宋代诗人张耒的一句“国亡身陨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早已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端午节最早起源于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末期。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是源于战国时期的楚怀王听信秦国使者小人张仪的谎言,与齐国断了联盟关系,却只得到了秦国的六里土地,而不是先前承诺的六百里。楚怀王十分愤怒,于是,派兵攻打秦国,结果惨败。楚怀王只好派屈原去齐国求情,才恢复了友国关系。之后,秦国让楚国跟他们和好,让楚怀王去秦国商量结盟的事。屈原便请求楚怀王别去,但靳尚和子兰两位奸臣怂恿楚怀王去秦国。楚怀王听了他们的花言巧语,来到秦国后,秦王就突然翻脸把楚怀王关在了那里,直到他死去。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继位,听信小人谗言,疏远了屈原,将他流放在外。十年后,秦国的名将白起带兵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灭亡。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留下了《离骚》这首诗,便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的滔滔江水中。百姓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十分伤心,就乘着船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将粽子等食物扔进江里,让水里的生物吃饱,不吃屈原的尸体。为了纪念屈原,直到现在,我们在五月初五时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处处都修起了“屈原纪念馆”。
每逢端午,大人们总会带着子女们到长辈家看看,回到他们身边,欢聚一堂,一起看赛龙舟,一起吃粽子,闲话家常。
历代文人墨客心中的端午节也是百花齐放的。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边贡“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表达了他们对端午的情感。
又是一年端午节,在这端午佳节里,祝大家幸福安康!
青春是什么?有人说青春好似一幅美丽的画卷,有人说青春好似一首动听的歌谣,有人说青春似一瓶清爽的汽水儿,我认为青春是一种拼搏的精神。
考试成绩终于出来了,当看到我是第四名时,我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抹微笑,因为付出了什么,只有我知道。
告别昔日熟悉的老师和学校,我升到初中,可七年级的我极不适应,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之前的小考频频失败,我越来越没信心了,有时候甚至想:“或许我真的不如他们吧!”多少次,我好似一只无助的小鸟,想要飞却怎样也飞不高。
偶然的一次,在家里看电视,我看到了运动员孙杨的故事。以前孙杨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孩子,在游游泳训练中。根本无存在可言,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别人嘲笑他,他不在意,反而化失败为动力,每时每刻在练习。他从不张扬,只是在背后默默努力,最后在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沉思良久,孙杨的对手是一群趾高气昂,身体占绝大优势的对手,他顶着如此大的压力都能成功,为什么我不可以呢?我并不是输于他们,所以我要坚强,要努力!
从那天开始,我好似变了一个人似的,一反前两日的懒散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轨迹。早晨,我05:50准时起床,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来攻克我的大敌,地理。坐车去学校的时间我也没有放过,抓住机会,争取多记几个单词。在课上,我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下课我会查漏补缺,并及时请教。我也一改细嚼慢咽的习惯,午饭结束后就回来背诵知识点,上学路上便能看到我捧着书背诵课文,下课也能看到我徘徊于老师的身边。面对一些同学的嘲讽,我也是不屑一顾,一笑了之。晚上回家后,我也没有放松,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去记忆。我之所以如此努力,是因为我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我坚持,只要我坚信,只要努力便一定会有回报。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而这时也到了我收获的时候了,在我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便感受到了充实生活的意义,这是因为我付出了努力,所以我才有了丰厚的回报,只有拼搏的人生才有意义,只有拼搏的人生才会做到青春无悔。
我也终于明白了,生活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