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莫过于书信。刚开始,人们传信的方式是靠人步行的,后来出现了快马传递,也出现了飞鸽传递的书信。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青年,他早年丧母,父亲也是把他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的。几年就过去了,青年长大了,出去赚钱来养家糊口。随着日月的流逝,老父亲已经奄奄一息了。可是他还想再见儿子最后一面。于是,他托人写信,想让儿子回来。等到那位青年收到信,跋涉千山万水回到家时,看见的是老父亲的坟头上已长满了青草。到了如今,当电话从电影中走向现实时,人们再也不用为一封书信而经过漫长的等待。但是,在80年代时,大部分农村人都还未普及电话,想要找到某人时,都要经过很繁琐的手续。到了80年代后期,公用电话基本普及时,给人们的通讯带来了一定的便利。那时候,经常可以看到电话亭也有长长的队伍在等待打电话。
到了90年代,“寻呼机”和“大哥大”几乎同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人拿着“大板砖”一样的“大哥大”在与别人通话。但是,那只是富人的象征,普通老百姓是买不起的。
到了90年代后期,终于出现了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手机。虽然那只是一个黑白屏的“小板砖”,但确实算得上是手机了。后来又由黑白屏转变为彩屏,而流行于市面上。那时,人们以拥有一个彩屏手机而光荣。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手机在几代人手里更新换代。人们的通讯方式,也在不停地变化着。现在人们有多种多样的联系方式,如:短息,微信等。现在更多的人用视频聊天了。
现在再回头看到那位老父亲,就不用为等待儿子归来而遗憾地死去。今天的通信方式是360°无死角的,这都归功于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生于今天的我们真幸福啊!
哪怕迎难而上也要舞得漂亮!
——题记
炎炎夏日,闷热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我罩在钢琴前,屋外,蝉有气无力地叫着,屋内,沙哑干瘪的旋律在钢琴里挤出来。细密的汗珠布满了额头,牙齿紧紧地咬在一起,我依然不甘心地死死盯着钢琴谱,想定出点名堂。酷暑之下,有谁愿意在闷热的书房里练琴呢?我也是迫不得已——钢琴比赛只有两周就要开始了,我连曲子还没练熟!
咣当!拳头落在键盘上,钢琴低低地呻吟了一声,又没有了声音。“要想练成这个,怎么可能嘛!”我低声嘟囔着,扩印的琴谱上“红星闪闪放光彩”几个大字像真是放着光。五线谱上排列着满当当的“小蝌蚪”,我眼花缭乱……不行!不能这样轻易对自己说不!我强迫自己打起精神。闭上眼睛,我像书上说的那样,深吸气,一分钟后,双手抬起,努力地轻盈跳跃,即使再难解决的困难,我也强迫自己面带微笑,一点点解决。
天气似乎凉快下来了,我执着地练习着,仿佛我是一只小鸟希望冲破乌云,看到蓝天一天又一天,时间被裹在琴声中悄然流逝,终于到了比赛,大大的“28”号粘在胳膊上,我走上了舞台,看似从容轻盈的步子有微小的颤抖。哇,大场面!台下黑压压一片,照相机不时“咔嚓”地响声。评委们神情严肃,个个板着面孔。微笑,鞠躬,我慢慢坐下,轻轻抬手,一首《红星闪闪放光彩》在活泼的跳音中开始了,双手在琴上左右移动。一会儿是如雨点般落下的跳音,一会儿是冲锋号般的长和旋,一会儿又是安静平和的低音伴奏……一个生动的故事仿佛正在键盘上上演。“叮咚,咚……”最后的一声,像是一个句号,点在了曲子末尾。当时,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评委们赞许的点头和老师脸上掩盖不住的笑意,都被我当成相片珍藏在心中。
“28号,9。92分”一声清脆的报分,使我开心地又蹦又跳哦,9。92分!这可是最高分哦!
一切都淡化了,我站在记忆宇宙中,一个个美好的记忆闪烁着亲和的光。在最近处,有一个最亮最大的地方,我记忆星空中的太阳——那次钢琴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