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踏过阳春三月,四月的天,更是清朗艳丽。清明,我与朋友一同郊游,却见到了比那潋艳含香的杏花更美的风景。
下了公交,放眼眺望被春风唤醒的田野,一片新绿,时不时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青涩香味。还有那“占尽天下白,压尽人间花”之风姿的茉莉,“千朵万朵压枝低”。小路边的柳树也发芽生枝了,她们那摇曳着的又细又长的柳条,像极了清朝宫娥的远山眉……正当我陶醉于这自然真实,又如梦似幻的春帘幽梦时,发生了一件事。
“啊!”一位老奶奶摔倒了。我正欲上前搀扶,朋友一把拉住了我,幽幽的眼神好像在说:“别去!被赖上了怎么办?”我环顾四周,众人皆是详装无视。我左思右想,理智终于战胜了情感和良心。这时,一位面容姣好,20出头的女孩飞奔过来,一手握住老奶奶的手,一手挽住她的腰,将她扶了起来:“奶奶,您没事吧?”那声音像极了四月的和风,又如同缓缓流淌的溪流。老人乐呵呵地说:“没事儿。”但身体却疼地颤抖了一下。女孩一言不发,拦下了一辆出租车,她回头望了我们一眼,然后微笑着对老人说了什么,将她扶进出租车。我这才凝视她的眼睛,那双仿佛汇聚夏日夜空所有星辰的眸子和让人有一种沐浴着春风般的舒适感觉的笑容,却让我感到羞愧,不安和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谴责。
如今,我已记不清那位小姐秀丽的面庞,却将她的一言一行映在心中。那能够羞谢满园春色的风景,谁也忘不掉吧?
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言一行,皆是人间四月天。
一说到端午节,大家肯定会想起端午节中的习俗:吃粽子和赛龙舟吧!
粽子是我们嘉兴的特产,但是粽子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五月初五,写下《怀沙》,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老百姓怕江里的生物会吃掉他的身体,于是回家拿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免鱼虾糟蹋屈原的身体,这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粽子的种类有很多,从馅料上来看,北方有北京枣粽;南方有红豆、五花肉等多种馅料。广东有咸肉粽,而我们浙江嘉兴粽子最有名。粽子一提,大家也会想到五芳斋吧!包粽子可是他们拿手本事。粽子有四种包法:长粽、四角粽、牛角粽、三角粽。我们嘉兴的粽子一般都是四角粽,他们包粽子的速度非常快,看他们拿起粽叶,一折,放入糯米和馅料,有一折,一绑,一个粽子就出来了,他们包粽子的速度让你非常惊讶!一分钟之内或之外几秒就包好了,一个接着一个,这样一天可以包多少个啊!如果是几百个,那岂不是累死啊!但是他们是如何包这么快的?我想:他们应该每天都在练习,渐渐地,这速度就加快。粽子包好后,他们把粽子放在一个大锅里用汤水来煮。最后一堆香气扑鼻的粽子就出锅了。而这些粽子似乎也给人们带来了幸福!
粽子的口感也很不错,肥而不腻,糯而不粘,有一股清香的味道。
最让游客兴奋的,莫过于嘉兴南湖的龙舟赛。龙舟的外表颜色各异,色彩明丽。龙舟的头上有一个气势浩大,英俊威武的龙头;中间是龙身,上面用红色细细画出了龙鳞,龙身似乎控制着龙舟左右摇摆;尾上有一条粗壮有力的尾巴,和龙身一起摇摆。
比赛开始了,队员们坐在相应的位子,裁判员一吹哨子,比赛开始。一条条龙舟,争先恐后的向前划,听着指挥员,那一声鼓声就是一个信息,他们一边听着鼓声,一边在那儿兴奋的划。他们不看别人,为什么能划得如此整齐,我觉得这是他们团结,在练习的时候,他们坚持着,在划时,去慢慢地感受节奏。或是他们心灵相通,懂得他人的心灵。划时,他们的手紧握着木浆,在龙舟上使出全部力气去划,希望获得第一名,而看他们的表情,一个个紧皱眉头,看上去都觉得非常累,看来他们一心想为自己的团队争光。
端午节我们除了要吃粽子、赛龙舟,还有食五黄、门前挂艾草、佩香囊等等。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度过了一个难忘而又回味的端午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