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就来讲讲我的家——果子园黄上湾吧。
每天清晨当第一辆绿色公交车从我家门前经过时,我就背着书包迎着晨曦去上学。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替代了昔日的坑坑洼洼的土路,通到每村每户。整齐的白墙红瓦的楼房和一大排贫困户的安置新房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耀眼。家门前整洁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精美的亭子,亭子边的假山石上“不忘初心”四个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广场边一排红叶石楠已长出鲜红的嫩叶,远看像一朵朵红花。石楠中间穿插的金边黄杨,绿叶黄杨,还有高高的柳树、桂花树错落有致,生机盎然。广场外面是一块块农田,金灿灿油菜花正吐着芬芳,农田下是一条清亮亮的小溪,正唱着欢快的歌流向远方。
现在不光居住条件变美,生活也由过去的吃饱变为吃好了。爷爷奶奶小时候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现在我们要什么有什么,一年四季超市里各种商品、新鲜蔬菜水果应有尽有,而且还可以网购,我们还注重营养搭配,挑着吃。生活好了,爷爷闲下来时还拉起了五十多年都没拉的二胡。在去年我们白果村的春晚上,我、爸爸、爷爷一家三代同台表演,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好评。爷爷感慨地说:“这是现在生活好了,村里也搞春晚,以前我们一天忙到晚还吃不饱穿不暖,哪有那闲工夫。”
“红红火火多少年,快乐看得见。迎着太阳朝前走,撼地震天……”广播里传来《欢天喜地奔小康》的歌曲,我也坐上小车向学校驶去。我的家乡也像这初升的朝阳一样阳光万丈,温暖耀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谈到读书,我有许多话想说。
我还没有认字时,我的妈妈便给我讲了许多的小故事,这便给我读书的习惯,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刚会认字的时候,大概五岁左右,我就不想让妈妈读书给我听了,我想自己看一看。当时我只能看简单注音的童话故事,比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当时我只感觉它们很有趣儿,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想。
我六岁时读的是《稻草人》,《富翁》,《种子》等散文文章,有些地方我当时还读不懂,比如:稻草人见到一只蛾子进入大麦里,但是稻草人无法赶走这只蛾子,只好眼睁睁地看这只蛾子,繁衍了许多蛾子,终于,摧毁了这片麦地。可是瞎老太太为什么不把稻草人拔掉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稻草人和瞎眼老太太有许多年的情感,她不忍心把稻草人拔掉。《富翁》讲了有一个人,他挖到了许多金子,也都成了富翁,富翁们去买衣服,可早已没有了。富翁们又去买粮食吃,可生产粮食的人们都有钱了,不在工作了。最后,富翁们都活活饿死了。
再大一些,我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它主要讲的是海伦。凯勒这个又聋又盲的女孩用自己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在老师莎莉文女士的帮助下,打破了无边的黑暗和死寂。掌握了书面语言后又学会了说话,并进而学会了法语、德语和拉丁语,和耳聪目明的女子一起从顶级的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学院毕业。这让我树起志向,心血沸腾!
现在,我已经要升入初中了,读书的范围也很广泛,各种中外名著,杂志等各类书籍,家里没有书看了,就去图书馆看,如果爸妈不叫我回来,我可以在那儿看一整天。
书,让我领略了祖国的山川大河;书,让我揭开了大自然的奥秘;书,让我懂得了人情世故;书,让我在困难面前,选择坚强;书,让我拥有远大的抱负,并为之不懈努力……
书,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它将是我生命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也要像冰心奶奶一样:“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