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读”至“懂”,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行。
——题记
在上学期的一个早上,我正在家吃早饭,这时,妈妈又开始唠叨了: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开小差,要积极举手发言……最后提醒我“今天要下雨,记得带雨伞”后,便上班去了。我赶紧跑到窗边向外看,想:今天明明阳光明媚,怎么会下雨呢?我就没管那么多,拎起书包就上学去了。
在放学之际,老天爷说变脸就变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现在顿时下起了倾盆大雨,带雨具的同学们都回家了,有些没有带雨具的同学也陆续被家长接走了。我心里自责:如果早上听妈妈的话,带上雨伞,现在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忽然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没有人可以依靠,只能等雨停。最后,在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后,我贸然决定跑回家去。我把书包顶在头上,把衣服拉严实,做好准备动作后,突然看见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打着伞,正向我缓缓走来,等她走得更近一些时,我睁大眼睛一看,看见了妈妈那熟悉的面容。我如同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扑入妈妈温暖的怀抱中,紧接着问:“妈妈,你今天不是很忙吗?怎么有时间来接我?”妈妈回答道:“我就知道你不会听我的话,不带上雨伞,所以我就和同事换了一下班,来接你了。”我们在回家的路上,一切的事物都展现出一种温馨的画面。回到家,我见妈妈的衣服湿了一大半,我却不知道帮妈妈做点什么,只是呆呆的望着,顿时,一大滴热泪从我眼眶中流下。这时,我读懂的母爱的含义。
母爱,是对我们唠叨和琐屑背后的深情,一直激励我们成长。
清明节是人们要去扫墓去悼念那些祖祖辈辈,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迫不得已必须赶回来过节。由此我们学校在四月五日这一天发了三天的假期。
在星期四的这一天放学后我和爸爸妈妈就在夜晚赶到爷爷奶奶家,当我下车时才发现我的屁股已经坐麻了,但还是改变不了我对爷爷奶奶家的喜爱,相反这更加重了我对明天的期待。将带来的行李收拾好后,我们就泡了个脚就昏昏欲睡了。
新的一天到来了,早晨,我睁开眼朦朦胧胧地看着窗外,天已经全亮了但我还有些睡意,我想:我还是起来了吧,现在应该八点多了。算了吧,太困了!爬不起来……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忽然发现我已经不知不觉睡着了,后来我听到:“猪!猪!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当我再次睁开眼看见;啊!啊!哥哥已经到了啊!我这才回过神来穿好衣服下楼了,我脸都还没洗就被他们拉到客厅里去了。紧接着我的表弟也到了,人到齐后哥哥就领着我和表弟一起去扫墓,当然紧随其后的便是爷爷奶奶,大波波、二伯伯……
炽热的阳光烤熟了大地,踩在地上就像踩在煤炭块上一样,唉!这早上还清清凉凉的还带有一丝凉意可到了中午真的太热了。可我们却丝毫不怕,任凭这阳光烤着我们,到了第一座墓一共是两人,点好香、蜡烛,洒好假“钱”后我们便开始了祭拜,由于我是第一次我就看着哥哥,他们都是站着两手合并,放到胸前然后人往前鞠躬三次接着再跪着磕三次头。我就这样照着做……到了最后的一座墓了也最老的一座我大概算了算应该有三百多岁了,这座墓跟其它几座没什么区别可是在这座墓前摆的贡品却是最多的一看就很神圣。洒“钱”的时候我有个问题想问哥哥——为什么洒“钱”时要洒看点儿?哥哥不紧不慢的回答:“因为这样可以让老祖宗看起来“钱”多些”,我这才明白了。祭拜完后我们也回去了。
清明时节,让我们在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个清明使我明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