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军训实在太苦了!
别看每天训练的动作很简单,可每一样都必须标准。齐步走要迈75厘米,差一厘米都不行;立正要双手紧贴裤腿,挺胸抬头向前看,有一人佝偻,全体受罚加训五分钟;全班同学动作要一致,不能出现一点差错,有一个同学走步迈错脚立即被叫停,全体重走!训练中,教官眉毛皱得可以夹死苍蝇。我们小心翼翼地表现,可还是会招来教官的吼声:“太差了!你们这是……”甚至我们队伍中有人被吓哭了,接着他还收获了教官“哭什么哭……”的“温言细语”。每天这样训练六小时,一回到家,我直接趴在了床上。全班同学无不唉声叹气,叫苦连天。这样的日子,可叫我们怎么过……
军训第二天,我们正在训练,天公不做美,下起了蒙蒙细雨。一开始全操场的同学未曾理会,可是雨越下越大,我们的衣服都被淋湿了。广播通知大家马上回班,别班同学听到后,撒腿飞奔离去。只有我们班纹丝未动,直到教官发出指令,我们才列队返回教室。教官终于向我们投以赞许的目光,老师对我们的表现赞不绝口,夸的大家心里美滋滋的,原来,军训也不错呀!
后来,在军训中,又发生了许多有趣感人的事情,就象教官刚喊了一声“全体都有--”我的同桌就接了一声“向后转”,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宋润泽同学发烧,但为了班级的整体荣誉坚持参加会操;为了整体服装一致,我将我的白色外套借给了班里别的同学……
军训,让我们这些温室的花朵经历了风吹雨打,坚韧了我们的身心,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增强了我们的集体荣誉感,我为我是大庆一中初一十二班的一员感到分外骄傲、自豪!
搭上八月暑热的末班车,我遇见了一抹清凉——乌镇。
这是一个雨天,入目是古镇的河道,碧波荡漾,深色的乌篷船在细雨中波澜不惊地顺水摇晃,隐约可见船夫轻柔地摇橹,风中传来低缓的哼唱,是水乡独有的软侬声调,被水温柔地拖着,让听者未沾酒便醉了三分,朦胧中唯见一圈水纹如歌声的余音扩散开去,船已渐行渐远……
我贪婪地呼吸着河风携来的清凉空气,细细感受着其中混杂的古镇温度——白墙黑瓦的阴凉,九曲回廊的木香,还有隐约可闻的饭食之香,引人沉醉。在这里,我似乎真的感受到一丝惬意无忧的生活痕迹。
沿着宁静的河廊缓缓向前,耳畔是风铃的清响,我凝望着河对岸古朴的砖瓦房,原本雪白的墙壁染上了岁月的风霜,好似一张时间的素描,带着铅灰色的过往;深色砖瓦覆盖的地方植被缠绕,生机盎然,为静默的古屋添上了几分勃勃色彩。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融为一体,却是格外令人心静。
我漫无目的地闲散往前,不知不觉拐进了一条幽深的小巷,头顶是从仿佛黑瓦里透出的绵绵雨丝,两侧是落满青苔,如光滑宝石的墨绿砖墙。走时只觉得静寂,是一种出离尘世的寂然;站在巷口回首,看着泄漏的光线中飞舞旋转的雨雾为深巷镀上一层梦幻的光晕,青石板路上滚过历史的车轴,砖缝中的碧草在春去秋来中聆听永不落幕的故事……心中的那份空落落忽然便被那份淡然的悠远填满,是前所未有的清明。我闭上眼睛,仿佛在此时与时光相遇。
迈出雕刻繁杂的门楼的那一瞬,我忽而愣住了,仿若从深山中突然回到了喧闹的人间。屋檐下的风铃伴着带笑的人声叮叮铛铛响得欢快,黑瓦下是浓浓的小镇风土人情味,如无形的画笔般,在路上每个人的脸上和心中都画上了一抹愉悦的笑容。整个乌镇在这里仿佛忽然从美到不真实的悠然水墨画中活了过来,露出了纱巾下真正温暖明媚的脸庞,我不禁笑了。这一刻,乌镇穿越了历史,与现实相遇。
在这个小镇,在这个细雨绵绵的夏季,在时间沉淀下的文化与厚重里,我走过了平静湖面上树影婆娑中的断桥,走过了青石板风铃响的长巷,遇见了小镇的古老与生机,遇见了悠然欢乐的生活,以及于岁月流转中,遇见了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