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色的杯子中倒满刚烧开的水,玛瑙般的红枣在杯口游走,吹开在杯口的红枣,抿一口,温暖至心田。
今年的冬天异常寒冷,我们这个很少下雪的小城市也迎来了几场鹅毛大雪。每晚,放学回到家,扔下书包坐在房间里,书桌的一角总是会有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端起,茶的热度从杯壁传入至手心,冻僵的双手渐渐暖和过来。端到嘴边,那清香传入鼻翕沁人心脾,抿上一口,微烫,霎时,一股暖流流进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一天,因繁忙的学业而绷紧的神经顿时舒松下来,背倚着椅背,独享这美好时光。
临近的期终考试在向我逼近,在越紧要的关头,我开始有些兵荒马乱,几次摸底考试连连失利。那天刚发完摸底考试试卷的我,有些心灰意冷的走回家。路上,我独自一人走在鹅黄色的灯下,听着雪在脚底下发出的“吱吱”声。回到家,失落的坐在房间里,心情极其低落,我突然觉得眼前有些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房门慢慢的被打开,那熟悉的脚步声愈来愈近,忽然停在我身旁,放下那冒着热气的杯子,拍了拍我的肩膀,无言,又缓缓走了出去,轻轻关上门。
我的眼泪不自觉的从眼眶溢出,滴落在课桌上。几次考试的失利,父母都没有责怪我,每次都用这种方式来安慰我,仿佛在告诉我:没关系,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在你身边。我拭干了存留在面颊上的眼泪,端起那杯茶,放在嘴边,吹开在杯口的红枣,泯一口,温暖至心田。
一杯茶,温暖了整个冬天,温暖了我整个青春。
越是畏惧黑暗,越要尝试走夜路。
——题记
我于上上下下的人流中停住了脚步。狭窄的山道,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一侧是茂盛幽深的山林。人们大多没有太大的声响,伴随着大伙儿粗重的呼吸声的是山谷里间或传来的鸟鸣。
前进?或是折返?
我有些惘然。不免想起不久前勇敢冲动地拒绝了母亲的邀约,硬是很man地要攀爬这5000级台阶。
怎么办?看得出来,身边折返的队伍渐渐壮大了,他们大多脸色惨白,嘴唇缺色,眼神绝望,喘着粗气,脚步笨重,身体晃荡。
我抬头望去,这是一条曲折不尽的山径,犹如天路,不见尽头。往回看,轻松自在,即将解脱。我内心的纠结与恐惧仿佛是多年前母亲因为上班要我独自在家面对寂寞和黑夜。放弃吗?不行!母亲的电话又适时地传来了,要我下山,一起坐车。“不了,我要爬山!”我知道,我有点死撑。
放下杂念,找回初心,继续出发。
一步接着一步,于此时的我而言上山是那么的困难。山坡的陡峭,路途的漫长,行走的吃力,无不使我感到力不从心,但是夜路之上怎么会没有挑战,我狠咬牙根,再上一级。
这路是令人迷茫而畏惧的,我渐渐感到呼吸的吃力,张开嘴费力的呼吸,任由山上凛冽干燥的风,掳走体内所剩无几的水分。
山道上,人渐渐稀疏。四野依旧是森密的山林,不知何方竟传来泠泠的水声。
转眼,已是最后的山势,我咳嗽不已,咽喉中弥漫着血气,有些腥,有些苦,有些甜。
这便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也一切准备就绪,整装待发。
我调整粗重的呼吸,挺起湿透的后背,迈开沉重的脚步,又一次,再一次,最后一次向山顶进发。淌下的汗水很快打湿了T恤,山风吹过,感到阵阵凉意,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我吃力地迈出每一步,我深知此时自己的渺小、缓慢、濒临极限……虽然渺小,但珊瑚虫却能在汪洋大海上自成孤洲;虽然缓慢,但是穷山之巅蜗牛却从未缺席;虽然濒临极限,但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依旧敢与海相博,终究成为一首壮歌。那么我也可以像珊瑚虫一样坚持,像蜗牛一样努力,像老人一样不屈,自有傲骨。
终于,我登至庐山之巅,身体的疲倦迫使我躺在地上,那些乘车上来的人或是怪异,或是敬佩地看着我。也许他们不懂,不明白,而我走过,我明白:在夜路之上,唯有坚持,努力和不屈,才能在这如墨般的夜色中,走出一片光明。越是畏惧黑暗,越要尝试走夜路。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这一次,我走过,才明白!